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新突破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辐照加工大求真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 2020-08-10 公众科普

“CT”科普

CT到底是怎么在工作的呢? CT,像是把人切片看,这个切片厚度 2020-08-10 公众科普

核能是如何产生的?

氘和氚,都是重氢,是核聚变常用的原料。如果要利用核聚变的能量,便需要建立一个可以承受超过1亿摄氏高温的的禁闭环境。科学家正着手研究,期望在2030年完成一座反应堆原型。 2020-08-07 公众科普

生活中的核(上集)

核技术看似科普,但具有由于灵敏、准确、迅速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用其他方法无法解决的特殊疑难问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放射诊疗是利用物质的放射性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X射线诊断、核医学、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四部分。 2020-08-06 公众科普

生活中的核(下集)

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及其应用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60年来,我国在此技术应用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2020-08-05 公众科普

热成像摄像机:如何在减缓冠状病毒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

自疫情爆发以来,热成像摄像机已部署在人流密集的地区,如机场、购物中心、疗养院、工厂、办公楼、学校,甚至理发店,这引起了一些人对其安全性和准确性的质疑。 2020-08-05 公众科普

服碘后,会变成行走的“放射源”吗?

放射性碘 -131(I-131)(radioactive iodine, RA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您可能会担心:用药后,我是不是就成了“行走的放射源”? 我和家人需要注意什么? 2020-08-05 公众科普

乳房X线成像筛查会带来哪些危害? 注意事项要牢记

近些年乳腺疾病的发病趋势逐渐呈年轻化,其中乳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因为乳腺癌而丧失性命,而大部分是因为早期没有及时发现进入晚期导致的,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女性学会定期做乳腺检查,特别是乳房X线,认为通过扫描能发现早期乳腺癌,却不知乳房X线成像筛查也存在危害,要警惕。 2020-08-04 公众科普

科普:带你了解热核聚变

聚变是将轻核(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热到数亿度高温,使其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太阳的发光发热和氢弹爆炸就是这样的原理。 2020-08-03 公众科普

科普:辐射会从什么途径影响我们?

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影响人体。有些由风或水流输送到我们的环境,直接照射我们,亦可能随着呼吸或通过进食而进入我们体内。 2020-08-01 公众科普

X片和CT的辐射到底有多大?安全吗?

诸如X线片,CT这些影像学检查,属于现代医学伟大创举之一,为疾病的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美国每年大约有8000万次的CT检查,几乎占了人口的1 4,而中国的数据那肯定是好几亿了。这些检查带来好处的同时,有一个不好的缺点,就是存在电离辐射。那到底辐射到底有多大? 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2020-07-31 公众科普

电离辐射有哪些来源?(动画版)

一般来说,辐射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我们接触到的天然辐射包括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及存在于食物、空气及居住环境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等。 2020-07-30 公众科普

核电发展 科普先行

公众对核仍然存在一些误解,比如,有些人认为核电的安全性不高,有些人认为核废物会损害环境,还有些人认为住在核电站附近会受到核辐射的危害等。 2020-07-29 公众科普

儿童做ct、x光、核磁共振对身体生长发育有多大影响?

现在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很多疾病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更准确地被判断出来以及被治疗,但是有的医学上的应用,是存在一些风险的,比如会利用到一些本身对人体有害的东西。 2020-07-28 公众科普

现代核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现代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加以解决,提高核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实效性。 2020-07-27 公众科普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