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卢旺达加大力度应对可预防癌症,国际评估提出发展建议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03-11  
头条

科普视频:铀——地球上最危险的金属

铀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act系元素,属于放射性元素,其原子序数为92 铀在地壳中的含量是银的40倍。在自然界中,铀常常存在于铀矿等矿物中。 2020-11-03 公众科普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研究它又有什么用?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研究它又有什么用? 2020-11-03 公众科普

​由太空带来的死亡—— 伽马射线爆解说

​由太空带来的死亡—— 伽马射线爆解说 2020-11-03 公众科普

DNA是如何被发现的?快来了解什么是X射线衍射

X -射线衍射(XRD)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技术,提供有关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材料的物理性质的详细信息。 2020-11-02 公众科普

胎儿最“怕”的辐射:不是X射线,也不是安检仪,而是这个东西

现在生活和工作条件变好了,每个人经常看电视看手机,做饭会使用微波炉,上班有电脑,出门坐地铁、坐火车、坐飞机都会过安检……而这些东西都会产生一些辐射,让人难免产生顾虑。 2020-10-30 公众科普

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及饮用水中存在放射性物质吗?

一方面,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转移到植物体内,经由食物链转移到动物体内。另一方面,随着雨水的冲刷,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转移到江河湖海中,这些放射性物质又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2020-10-29 食品辐照安全

学术科普之辐射制冷详解:原理、材料、测量及其他

辐射制冷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各种NS不断,而且各类综述文章也很多,但是似乎科普类的文献比较有限。本文针对辐射制冷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2020-10-26 公众科普

调研简报:核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建议

核技术在现代医学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学等新型学科。 2020-10-26 公众科普

粒子加速器是如何守护国门的?

粒子加速器是如何守护国门的? 2020-10-23 公众科普

视频解读:电磁辐射到底是什么鬼?

​前几年经常在公车上看待穿戴有防辐射服的孕妇,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耳边也经常飘过关于电磁辐射的探讨。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人类完全被电磁辐射所包围。 2020-10-22 公众科普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李从心:谈“核”不该“色变”

核医学是干什么的? 我国核医学事业创始人、被誉为“中国核医学之父”的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王世真院士在多年前接受采访时说,“说起原子弹,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或者没听说过。提起核医学,可能有很多人都知之甚少。当今世界,核武器始终对人类有着巨大威胁,而核医学则是人类健康的朋友。” 2020-10-22 公众科普

国际原子能机构批准匈牙利大学方案

布达佩斯技术经济大学(BME)已成为世界上第七所提供国际核管理学院课程的大学,该学院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的认可。在上周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的网络研讨会上,BME项目执行官阿提拉·阿斯佐迪教授描述了这一成就的重要性。 2020-10-20 公众科普

原来“它们”都属于核技术,你知道吗?

这些高大上的装备,感觉离我们生活很远,但其实,基于“核”的很多技术早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戳视频,揭晓答案! 2020-10-19 公众科普

科普:物质的放射性能改变吗?

实验发现,用加压、加热、加电磁场、机械运动等物理或化学手段都不能人为地改变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这是因为放射性核素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020-10-16 公众科普

手机一格电时辐射是平时1000倍!真相是这样吗?

手机界有一流言称,手机电量越低,辐射越强?手机一格电时辐射是平时1000倍,真相是这样的吗? 2020-10-15 公众科普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