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科普短片:核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2020-07-24
公众科普
超声波无损检测(也称为超声波NDT或简称UT)是一种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表征试件厚度或内部结构的方法。超声波测试所用的频率或音调比人的听力极限高很多倍,最常见的范围是500 KHz至20 MHz
2020-07-23
公众科普
想看清地上的小蚂蚁,俯下身就可以了。想看清细菌这样的微生物,需要用显微镜。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甚至可以看清原子。那么,要用什么样的仪器才能看清更小的基本粒子呢?
2020-07-23
公众科普
提到核能,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核电站、核辐射。然而,现 实中核技术的运用十分广泛,除军事用途外,在能源安全、工业检测与加工、农业与林牧渔业、医学与生命科学、环境保护与治理、食品保鲜与物品消毒等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2020-07-22
公众科普
“魅力之光云课堂”科普活动,本期邀请了音乐人胡夏,以《魅力核电 清凉一“夏”》为主题,“核”你说说核电趣事儿,一同关注生态保护。
2020-07-20
公众科普
黑洞首张照片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黑洞是什么?黑洞里面有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制造一个人工黑洞?”对于前两个问题,目前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争议。但是,关于“制造”人工黑洞这个问题,借助一种科学装置,也许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将其实现——这种科学装置就是粒子加速器。
2020-07-10
公众科普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核”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但由于缺乏了解,很多人依旧谈“核”色变。要做好核辐射应急准备,确保核应用安全,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2020-07-09
公众科普
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照射可使一些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并能有效地杀灭病菌、病毒和害虫。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材料改性、新材料制作、环境保护、加工生产、医疗卫生用品灭菌消毒和食品灭菌保鲜等。
2020-07-07
公众科普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核”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但由于缺乏了解,很多人依旧谈“核”色变。如何做好核辐射应急准备,确保核应用安全,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2020-07-06
公众科普
疫情当下,是不是还在为买菜烦恼呢?买多放不住,买少不够吃。想延长保质期吗?试试辐照食品吧!!
2020-06-18
公众科普
“核”在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你了解核技术在你身边的应用吗?今天小编用一图向你展示:核,无处不在。
2020-06-15
公众科普
对天体的高能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能量测量研究始于1960年代初期。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太阳是X射线和γ射线的强辐射源,但没有在X射线波段下观察到其他天体。由于地球大气层吸收了大部分X射线和γ射线,因此需要将探测器放到可以飞到地球大气层之上的火箭上。
2020-06-15
公众科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子的买卖是件大事,近期,同事因孩子上学需要换房,中介却说她家周边有辐射,对人身体不好,这可把同事吓了一大跳。细问之下才知道,中介所说的“辐射”就是离小区不远处的高压线,真是虚惊一场。
2020-06-12
公众科普
你知道元素周期表是怎么发现的吗?它对科学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呢?看视频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前世今生!
2020-06-10
公众科普
不少人在超市选购食品,发现某些包装上印有“辐照食品”的绿色标签和中文说明,觉得很纳闷:辐照食品会不会是有辐射的食品?它和普通食物有什么不同?如果长期食用会不会影响健康?
2020-06-04
公众科普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