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被核辐射过的食物还能吃吗?肯定会脱口而出,肯定不能吃啊。但其实答案是有些可以吃的,甚至我们每个人都吃过几十上百次了。
2020-04-19
公众科普
核技术应用,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后,进行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我国有关专家通过不断探索发现,现在核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0-04-13
公众科普
核电池,又称同位素电池,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载能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并将其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2020-04-08
公众科普
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的中国激光杂志社近日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量子密钥分发、光子芯片、智能激光器、全色激光显示等20项重大光学进展从110项成果中脱颖而出。
2020-04-06
公众科普
近年来,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多种非热杀菌方式已经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相比于热处理,非热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杀灭致病微生物,还能更好地保留食品的营养、色泽、风味和组织状态。许多非热处理技术,如高压、辐照、超声和低温等离子体,也都已经应用到即食肉制品的微生物控制中。
2020-04-05
公众科普
电子束辐照是一种食品灭菌保鲜技术,该技术使用低剂量电离辐射来处理农作物或食品,以消除微生物污染。X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等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可用于消除生食中的病原体,对诸如新鲜农产品之类的精致食品进行巴氏杀菌,并进行植物检疫处理。
2020-03-24
公众科普
当人们听到“半衰期”这个词时,了解核能、核武器、或核废料的人都会意识到它与放射性元素有关。半衰期是每一种不同物质的固定常数,专家利用该固定常数能够准确预测物质的寿命。
2020-03-04
公众科普
化铍(BeO)陶瓷具有高热导率、高熔点、高强度、高绝缘性、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低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以及良好的工艺适应性等特点,在特种冶金、真空电子技术、核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20-03-02
公众科普
中国核技术网讯:精准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确诊和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也是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的评判标准之一。2月26日,经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复,中核集团中国同辐下属单位——武
2020-03-01
公众科普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