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卢旺达加大力度应对可预防癌症,国际评估提出发展建议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03-11  
头条

为什么做核磁共振身上不准有金属物品?

核磁共振(NMR)现象,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时,将在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所以称为核磁共振,因为 "核 "字涉嫌核辐射,所以业内将其改称为磁共振。 2020-12-08 放射诊疗

希格斯玻色子到底是什么?

希格斯玻色子是两种基本粒子的其中一种,并且是粒子物理中一个特别的改变关键──它赋予粒子质量。透过苏格拉底的讨论辩证法,CERN 科学家 Dave Barney 及 Steve Goldfarb 说明了希格斯玻色子有什么令人振奋的新含义。 2020-12-03 公众科普

如果被核辐射 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核辐射是如何伤害人体的?如果可以,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核灾难! 2020-12-02 公众科普

用小太阳取暖会不会有辐射?对健康有影响吗?

反射型电暖气,俗称“小太阳”,从外形上看与普通的家用电扇非常相似,只是没有扇叶。它主要是采用石英发热体,通过辐射的方式进行热传导。 2020-11-30 公众科普

科普:我们受到的手机辐射有多少?

在此视频中,向您展示了在通话过程中从您的手机和wifi发出了多少微波辐射。 2020-11-27 公众科普

医学三大影像技术之一:核磁共振原理科普

与B超、CT并成为医学影像技术三驾马车的核磁共振MRI,到底是什么科学原理?安全吗?有辐射吗?能检查什么疾病?检查时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2020-11-26 公众科普

辐射到底有多毒? 我们的身体能修复辐射损伤吗?

辐射到底有多毒? 我们的身体能修复辐射损伤吗? 2020-11-26 公众科普

香蕉和其他食物的放射性如何?它们为什么具有放射性?

现在是时候仔细研究一些经常被称为放射性的食物了:香蕉和巴西坚果。它们在现实中有多活跃?而且为什么它们首先会具有放射性? 我可以在杂货店中找到更活跃,仍可食用的东西吗? 2020-11-26 公众科普

当水果保鲜遇到核技术,你还敢吃吗?

在人们眼里,核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威力的东西,往往谈“核”色变。实际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核医疗、核农业、核环保、消毒灭菌、辐照保鲜……核技术应用无处不在,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2020-11-23 食品辐照保鲜

生活中的辐射成像技术与应用

主讲人:刘彦韬 副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14年高能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高能所核技术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20-09-15 辐射成像

激光是如何工作的?

视频中展示了如何制造激光的三个关键特性-单波长,窄光束和高强度。他解释了红宝石激光器的操作,电子跃迁如何产生受激发射以产生相干光,以及红宝石腔的末端如何产生窄波长的高度准直光束。 2020-11-19 公众科普

火眼金睛碳14:“自然界的标准时钟”

阳光驱动植物呼吸,从这里开始,碳家族就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了植物体内,同时也使碳14在植物中存积下来,而动物又以植物为食,同样获得了碳14。在动植物死亡后,碳14就被“封锁”在其生物体中,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的衰减,像一个计时器,所以碳14又被称为“自然界的标准时钟”。 2020-10-23 公众科普

专访中国核学会会长王寿君:揭秘核技术如何造福人类

核医疗、核农业、核能供暖、核能发电,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核技术可以为人类带来哪些可能性? 2020-11-18 公众科普

氡的危害及如何降低室内氡浓度?

氡是天然放射系铀-238经镭-226的衰变产物,其半衰期为3 825天,它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γ射线,同时产生子代产物,经过7个半衰期就视为消失。据权威部门的调查,人类所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中,约40%是由氡气引起的。 2020-11-17 公众科普

mCi、mSv、mGy傻傻分不清楚?

​mCi、mSv、mGy傻傻分不清楚? 2020-11-17 公众科普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