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视频

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获新突破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核电站,真的安全吗?

这,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它每个机组占地都超过了3万平方米,有4.2个标准足球场大,二十层楼高。对于核电,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但谈到核,总不免有人想到安全问题,这么多核燃料堆在这个大家伙里真的安全吗?我们又是如何保障核电站安全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来核电站实地探访,解答一下大家心中的疑问。01核电站是怎么运行的?要弄清核电站如何保证安全,我们首先要知道核电站是如何发... 2025-02-05 核技术

《打开宇宙之门》第九集:深地实验室 | 极深地下的超级工程→

让我们一同走进《打开宇宙之门》第九集《深地实验室》,一起看 2025-02-04 大科学装置

《打开宇宙之门》第七集:探寻新元素 | 元素合成的超级武器→

让我们一同走进《打开宇宙之门》第七集《探寻新元素》,一起看→ 2025-01-23 重离子加速器

【新闻1+1】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亿度千秒”的背后与未来

“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突破?未来真正实现可应用的核聚变发电,我们还需要继续做什么? 2025-01-22 中国

太空“出差”归来 “天选”马铃薯种子有啥不一样?

前不久,我国成功回收“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甘肃省天水市5万多粒马铃薯实生种子,结束近半个月太空“旅程”回家啦!农科所工作人员迫不及待分拣种子,准备开春种下 2025-01-22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

《打开宇宙之门》第六集:超级探针

让我们一同走进《打开宇宙之门》第六集《超级探针》,一起看→ 2025-01-20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核能引领世界,现在仅仅是开始!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到我国已进入世界核电技术第一方阵……在一代代核工业人的接续奋斗中,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声:中国核能引领世界,现在仅仅是开始 2025-01-16 视频

专访“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刑继:中国核能引领世界,现在仅仅是开始

金钱也买不来的核心技术,我们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让核电站“出海”?“华龙一号”是如何打破“首堆必拖”的魔咒的? 2025-01-16 视频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刑继:不给,我们就自己干!

金钱也买不来的核心技术,我们要怎么做?点击视频,听听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怎么说 2025-01-16 视频

1月15日央视十套 《解码科技史》节目带你探秘核能世界

穿越山脉的列车,进入蓝色反应堆中的金属棒,核电如何使万家灯火常明?偏僻山谷中人造太阳冉冉升起,它是否能托起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历经数十载岁月核技术又是如何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1月15日、16日、22日21:48央视十套科教频道CCTV10《解码科技史》系列节目《国之核》将带我们开启探秘核能世界之旅《国之核》系列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与中国核学会联合制作,共分三集播出。首集回顾了中国核电从无到强的光辉历程,从秦山... 2025-01-13 核技术

新质生产力指南丨一粒种子从空间站“留学”归来

距地球400多公里的太空来自陕西米脂的小米种子在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环境中发生基因诱变借助航天农业应用技术抵抗退化危机已完成第七代地面选育试验中国是种子需求大国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至50%自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中国航天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太空条件生成抗病、高产新品种航天农业应用技术融合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是当之无愧的前沿技术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质太空种子正努力攻克盐碱... 2025-01-10 辐射育种航天育种

《打开宇宙之门》第二集:东方超环

你知道国际上空间最大、埋深最深的深地实验室长什么样?在1秒钟的1亿亿分之一的时长里超快光场能完成哪些活动?人类该如何解决终极能源问题?“人造太阳”能源如何产生? 2025-01-09 核技术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