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03-28
头条
11月25日,原子能院研制的国内首台基于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4MeV/1mA流强质子束辐照铍靶产生超热中子,完成了基于14MeV强流回旋加速器的中子源的联合试验。试验过程中,整套装备工作状态良好,加速器中子源达到了设计预期。这标志着原子能院突破了BNCT装置从加速器、中子靶到慢化体的全部关键技术,所使用的主要设备100%国产化,具备了开展BNCT商品机设计和建造的能力,为下一步临床示范中心建设和BNCT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11-30
回旋加速器质子加速器
11月17日,中科院高能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首台自主研制镜箱和单色器顺利通过出厂验收。
2022-11-29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开展的测试中,铅原子核被加速并发生了核子—核子碰撞,对撞能量创下5.36太电子伏特纪录,为2023年以后开展的铅—铅对撞奠定了基础。
2022-11-25
大型强子对撞机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XAFS)是表征材料局域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高亮度X射线照射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会出现较大的辐射损伤效应,使常规XAFS实验面临挑战。
2022-11-24
X射线北京同步辐射
11月10日,加速器中心朱应顺研究员团队研制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超导四极短实验磁体在高能所超导厅垂测杜瓦中成功完成了低温励磁测试。
2022-11-23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线开展了“嫦娥七号”重要载荷——“中子伽马谱仪”的中子标定实验。
2022-11-23
中国散裂中子源
本次联合研发的成功,实现了富集硼-10同位素国内首次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又一核技术产品的新突破。
2022-11-23
核技术
张旌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展览上,他在一个模型前仔细看了很久。这是他参与建设的中国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可以在不对物质造成破坏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观结构,不仅能服务于基础研究,更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2022-11-19
中国散裂中子源
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即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出之辐照强度,与被照消毒物的距离成反比。
2022-11-11
紫外线消毒
由核技术综合研究所主导编制的我国首个超导回旋加速器国家标准GB/T41985-2022《230MeV~25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认发布,填补了超导回旋加速器国家标准的空白;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张天爵、核技术综合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鹏展凭借对全球首个回旋加速器国际标准IEC63175:2021《10MeV~30MeV范围内固定能量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22年度“IEC 1906奖”。
2022-11-10
回旋加速器
成果之一的空间站气相色谱仪已于2021年5月正式服役于我国首艘载人空间站,是航天员环控生保系统中微量气体检测装置的核心关键部组件,保障了载人空间站飞行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成果之二的两台快速氙气分析仪已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正式服役,完成多次核素探测任务,为保证我国核安全、履行联合国核试监控责任,及时监测周边国家核试验,提供了高可靠、高性能设备。
2022-11-07
核安全
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无需大量试件;不需前处理工作,试样制作简单;即时检测,在线检测;不损伤样品,无污染等等。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最开始是应用在军工(国防)领域,目前已成熟应用在国家多个型号的空天飞行器材料的内部损伤及装配质量的检测。
2022-11-04
技术装备
地铁列车的机械结构关系到地铁的安全运行,构架作为其中的关键部件,因高频振动会产生疲劳裂纹、裂缝等问题。如何精准、高效地开展构架探伤工作,是地铁车辆检修的重要内容。
2022-11-04
无损检测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
将X射线影像技术应用于各领域的奕瑞科技积极开拓产品应用范围,在数字平板探测器之外,全面布局工业X射线无损检测领域,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推出了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无损检测产品,可以满足涡轮叶片、大型发动机缸体、印刷电路板组件、半导体芯片封装和锂电池等影像检测的需求。
2022-11-04
X射线检测无损检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团队研发了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电动开采新技术。
2022-11-04
技术装备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