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博士生杨丽平和导师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所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和多波段观测数据研究了两个相邻太阳暗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最终导致暗条的连续部分爆发。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02-13
头条
对于无损检测公司而言,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体现了一个检测机构的水平高低,更关乎一个检测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乎一个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公信度及对应的技术服务是否真实、准确、可靠。因此有必要通过无损检测的过程参量,对数据的强化进行有效分析。
2022-05-23
无损检测
通过交流了解到欧洲粒子物理的外展科普活动蓬勃发展,项目及活动使高中师生利用大型实验的真实数据进行测量与分析,通过开会研讨以及跨实验、跨国的交流,与会人员真正了解前沿科学发现的过程,加强开放与合作的能力,为粒子物理的未来培养了人才。
2022-05-23
粒子物理
前面我们也有讲过关于X射线成像的原理,我们了解到在高速电子轰击阳极靶材时,产生的99%能量都转化成了热能,且设备中X射线管两端电压通常有几十其至上百千伏。
2022-05-23
X射线
由于天体磁场的作用,会俘获如上述太阳“爆发”所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进而形成辐射很强的辐射带。其实,在我们的母星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
2022-05-22
宇宙射线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有所差异。
2022-05-22
放射性同位素
X 射线管包含有阳极和阴极两个电极,分别用于接受电子轰击的靶材和发射电子的灯丝。两极均被密封在高真空的玻璃或陶瓷外壳内。同时还可以根据密封方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式 X 射线管和密闭式 X 射线管。
2022-05-19
X射线
这些粒子的能量大约是几个到几十个keV(千电子伏);更高能的辐射带电子,则可以深入到100公里以下,甚至到达50公里处。还有更高能的太阳质子、宇宙射线等可与更低层的大气层发生作用。
2022-05-19
宇宙射线
日前,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Roger Jones刊文称:作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一名物理学家,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们什么时候能找到什么?”我忍住诱惑并讽刺地回答--“除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格斯玻色子和一大堆新的复合粒子之外你还能找到什么?”
2022-05-16
粒子物理
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新的策略,通过靶向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的免疫治疗来减少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
2022-05-11
靶向治疗
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国合作组之一、北京大学高能物理CMS组李强团队对解释中微子小质量来源的“跷跷板模型”进行了新的检验,结果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数据挖掘打开了新的窗口。
2022-05-11
中微子
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探测其存在?目前,主要有3种探测方法:到茫茫太空,“捕捉”暗物质粒子湮灭或衰变后的痕迹;在地下布好“靶子”,等待暗物质粒子撞击留下相关“信号”;利用加速器,将暗物质粒子“创造”出来。这3种方法也被形象地比喻成“上天”“入地”和“人造暗物质”。
2022-05-06
粒子物理
利用朱雀卫星,天文学家在一个名为NGC4945的星系中探测到了一个瞬态X射线源。新发现的X射线源被命名为SuzakuJ1305−4930,似乎是由一个黑洞双星黑洞产生,其研究发现发表在《arxiv》上。
2022-05-03
公众科普
SLAC的林肯相干光源(LCLS)的研究人员利用阿托秒脉冲使分子中的电子发生震荡,以创造一个激发的量子态,并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测量电子在这种状态下的行为。
2022-05-03
X射线
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首次对激子的电子和空穴进行了成像,揭示了激子如何可能被困于密集、稳定的阵列中。据科学家们说,这一发现对未来各种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更好地理解激子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2022-04-29
粒子物理
如今,核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的重要标志,核科技工业被视为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2-04-28
核技术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