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01-17
头条
没有大气层的天体会因为微流星体的高速撞击、太阳风粒子轰击、宇宙射线照射等原因表面慢慢发生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太空风化。
2022-12-22
太阳高能粒子中微子流宇宙射线
为探索反原子核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所属ALICE合作组,日前分析了氦-3(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的反粒子。研究人员利用LHC的粒子对撞产生反氦-3原子核,再让这些反原子核与ALICE探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让它们消失。
2022-12-20
宇宙射线大型强子对撞机
最常见的粒子是电子和光子,它们被认为是费米子和玻色子大家族的例子,自然界中的所有其他粒子都属于它们。但还有另一种可能的粒子类别,即所谓的任意子。
2022-12-19
粒子物理
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又称反应堆放射性核素(见放射性、核素)。常规生产供应的放射性核素已达200多种,几乎包括了周期表中绝大多数元素的主要放射性同位素,这些放射性核素中的很大部分,反应堆都能生产。
2022-12-19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主要是利用一些亲骨性的放射性核素或者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我们通常称为骨显像剂,把它引入人体以后主要聚集在骨骼,我们利用SPECT,SPECT/CT,PET/CT等核素显像的仪器,在体外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通过计算机处理,最后形成骨骼的影像,那么骨骼各部位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主要是与骨的局部的血流灌注量及无机盐代谢更新的速度,成骨细胞活跃的程度有关,它的特点是有很高的灵敏性,所以发现病灶早。
2022-12-19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同位素医用同位素
对称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称性破缺往往蕴含着新物理。1932年,海森堡提出了同位旋概念,把质子和中子看作同一种粒子的两种状态。在同位旋严格对称的情况下,β衰变中费米跃迁仅布居至同位旋相似态。
2022-12-14
粒子物理核物理
11月11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合作组与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CRAFTS)合作组正式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射电天文学与粒子天体物理交叉科学领域中高能辐射脉冲星、暂现源观测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开展联合观测,拓展科学新发现的空间。
2022-12-14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
为探索反原子核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论文作者团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LICE合作组对氦-3(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的反粒子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粒子对撞产生反氦-3原子核,再让这些反原子核与ALICE探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让它们消失。
2022-12-13
粒子物理核物理原子核
本世纪初,国际学界制备钾双原子分子取得成功。随后,科学界开始研究如何制备超冷三原子分子。2022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研究组在采用射频合成技术,在钠钾基态分子和钾原子的费希巴赫共振附近,实现了超冷三原子分子的射频合成。
2022-12-13
粒子物理核物理
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常称为,回旋加速器放射性核素,主要是指反应堆中子不能生产的贫中子(也称缺中子或中子不足)放射性核素(原子核的中子与质子之比,较相近稳定核素的小)。加速器放射性核素的品种较多,约占目前已知放射性核素总数的60%以上。它们多以轨道电子俘获或β+衰变方式衰变,发射单纯的低能γ射线、X射线或β+射线。
2022-12-13
放射性核素
四中子顾名思义,由四个中子组成。四中子是通过在液态氢靶上发射氦8原子核而产生的。碰撞可将一个氦8原子核分裂成一个α粒子(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和一个四中子。通过检测反冲的α粒子和氢原子核,团队计算出这四个中子以未结合的四中子状态存在的时间仅为10的负22次方秒。观察结果的统计显著性大于5σ,超过了粒子物理学发现的门槛。
2022-12-12
粒子物理
他们希望使用SLAC的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进行X射线光谱学分析,以此来提高对界面化学本身的理解。
2022-12-12
直线加速器
此次发布的数据包括首批75个伽马射线暴的详细观测数据,有助于国内外天文学家开展伽马射线暴的“多波段、多信使”联合观测研究。这是“怀柔一号”卫星继实时发布天文警报信息之后,向全世界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服务的重要一步。“怀柔一号”卫星全称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极目”(GECAM),主要探测伴随引力波的伽马射线暴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
2022-12-11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
长伽马射线暴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通常与称为超新星的明亮光学瞬变有关。短伽马射线暴起源于两颗中子星或一颗中子星与一个黑洞的碰撞,持续时间不到两秒。这些伽马射线暴与称为千新星的更微弱的光学瞬变有关。
2022-12-09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
1947年,位于美国纽约州Schenectady 的通用电气公司实验室(GE lab) 在调试新建成的一台70 MeV 电子同步加速器时,看到一种强烈的光辐射,从此这种辐射便被称为“同步加速器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 在中国的文献中简称为“同步辐射”。同步辐射是速度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变速运动时放出的电磁辐射,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早些时候曾经预言过这种辐射的存在。
2022-12-09
同步加速器同步辐射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