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卢旺达加大力度应对可预防癌症,国际评估提出发展建议

国际专家小组访问了地区卫生机构,包括卢旺达布塔罗医院的癌症中心。(照片:L. Haskins/原子能机构)近日,一项国际评估发现,卢旺达已采取重要措施应对全国范围内的可预防癌症,但仍面临提高癌症综合治疗覆盖率的挑战。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开展的imPACT审查于今年一月份完成,对卢旺达的卫生系统能力以及癌症治疗和控制需求进行了评估。卢旺达卫生部卢旺达生物医学中心主任Claude Mambo Muvunyi表示:这... 03-11  
头条

广西多举措筑牢核与辐射安全防线

核与辐射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广西将核与辐射安全纳入美丽广西建设总体布局,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全区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4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宁耘在筑牢美丽广西核与辐射安全屏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作为核电和核技术应用重要区域,截至2024年底,广西拥有核电站2座(1座投产、1座在建),在运核电机组4台,在建核电机组2台,核技术利用单位3079家,在用密封放射源2740枚,在用射线装置6566台。... 2025-04-24 核安全

核熔毁为何会发生以及下一代反应堆如何避免核熔毁

这是阿图尔·科尔涅耶夫在切尔诺贝利极度放射性核素堆芯象脚处拍摄的照片当前,世界正逐步转向核能,这一转变似乎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可行路径。目前,全球超过440座商用反应堆提供了近10%的电力,这种无碳能源在过去70年里持续为照明、实验室和笔记本电脑等提供电力支持。然而,核能一词仍让人联想到三哩岛、切尔诺贝利及福岛三起臭名昭著的事故。1979年的三哩岛事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2011年的福岛事... 2025-04-19 公众科普

核技术在环保领域有哪些妙用?看,“硬核”科技纷纷亮相!

机器狗身背辐射剂,灵活地在现场巡逻;无人机携带着神秘的黑匣子,充当矿产勘查的智慧天眼……第23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7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众多硬核科技纷纷亮相展区。核技术如何在生态环保领域发挥妙用,核环保企业如何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在展会现场,记者找到了答案。核与辐射领域有支无人应急队在浙江国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一台便捷灵动的仿生四足机器狗跃入记者眼帘。只见它背部搭载辐射剂量仪,头上... 2025-04-18 公众科普

白俄罗斯积极推进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借鉴俄罗斯先进经验

在项目规划阶段,全面考虑潜在情况至关重要,白俄罗斯核工业的发展便遵循此原则。尽管白俄罗斯核电站投入运营时间尚短,但未来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RWDF)的建设规划已提上日程。根据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该设施计划于2030年建成,俄罗斯专家正积极分享相关经验。近日,白俄罗斯记者在参观俄罗斯核燃料循环设施期间,实地考察了可能作为白俄罗斯设施原型的废物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管理:为子孙后代负责进入位于俄罗斯新乌拉尔斯克的国家放射性废物管... 2025-04-16 俄罗斯放射性废物

法国初创公司NAAREA押注熔盐微反应堆 探索核能利用新路径

随着全球各国加速推进能源系统脱碳进程,并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一家法国初创公司正将目光投向一种新型核反应堆技术——小型、高效且能利用核废料的熔盐微反应堆。NAAREA公司由Jean-Luc Alexandre和Ivan Gavriloff于2020年创立,目前正致力于开发XAMR®熔盐微反应堆。该反应堆旨在利用传统核电站的乏燃料,产生40兆瓦电力和80兆瓦热量。与大型核设施不同,这些紧凑型反应堆专为大规模生产和本地部署而设计,适用于工厂、数据中心甚至... 2025-04-10 核技术

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颁发给大型强子对撞机四大实验合作组 数百名中国科研人员共享殊荣

当地时间2025年4月5日,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基金会在美国洛杉矶宣布了2025年科学突破奖获奖者名单。包括数百名中国科研人员在内,来自70多个国家的13508名研究人员共同荣获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以表彰这些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对希格斯粒子性质的详细测量研究确认了对称性破缺产生质量的机制、发现新的强相互作用粒子、研究稀有过程和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对最短距离及最极端条件下的自然探索。所有的获奖者分别代... 2025-04-08 大型强子对撞机

国际原子能机构田间试验取得突破,为抗击香蕉枯萎病迈出关键一步

由尖镰孢菌引起的枯萎病正对全球香蕉种植构成重大威胁,这一病原体对香蕉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鉴于香蕉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应对这一挑战显得尤为迫切。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完成了一项田间试验,结果令人鼓舞,标志着在抗击这种毁灭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香蕉是全球产量最大、贸易量最大、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之一,拥有1000多个品种,为生产国和进口国的人口提供了重要营养。其中,卡文迪什香蕉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年产量估计为5000万吨... 2025-04-02 国际原子能机构病虫防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强调消除塑料污染承诺,辐射技术助力塑料回收创新

2024年12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关于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污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第五次谈判会议闭幕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全世界对消除塑料污染的承诺是明确且不可否认的。随着来自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数百个组织的观察员在瑞士日内瓦为下一届会议做准备,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正致力于研究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危机的最新进展。塑料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07年比利时化学家利奥·贝克兰发明第一种全合成塑... 2025-04-01 固废处理国际原子能机构

探秘中广核技无损检测“火眼金睛”

在工业检测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堪称是一双超级透视眼,它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金属、塑料还是其他材料,想知道它们内部是否存在诸如裂纹、缺陷等潜在问题?无损检测都可以帮你搞定。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发射透视能量光——X射线。通过X射线,可以看清物体内部的结构。当X射线穿透被检测物体时,不同物质会以不同方式吸收或散射这些射线。就像一束光穿透物体时,薄的部分光透过去,厚的部分会挡住光。由于物质密度和成分不同... 2025-03-31 无损检测

AI如何助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看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的探索

为了更高效、准确地完成国家重点工程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前介入和技术审评,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近日积极探索经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开启智能化审评的新篇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评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模式预测验证以及法律法规审查等环节。特高压输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主本多达上千页,存在附件图表繁多、电磁、噪声监测数据量庞大的情况,审评人员往往需要耗费两... 2025-03-31 辐射环境

我国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状况如何?

相关知识什么是核技术利用?‍‍‍‍‍‍‍‍‍‍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例如,在医疗方面用于放射诊疗;在农业方面用于辐照育种、灭菌保鲜;在工业方面用于资源勘探、无损探伤、计量检测、材料改性;在环境保护方面用于污水治理等。... 2025-03-23 核技术

向智向绿向未来——中核集团大力推进核能技术革命纪实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中核集团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超过15%,保障了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在近日中核集团举行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 2025-03-14 核技术

基于BPNN的EAST托卡马克偏振干涉仪密度反演取得新进展

近日,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硕士生谢小苹同学(指导教师:丁卫星教授、兰婷副研究员)等人将反 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EAST托卡马克偏振干涉仪(POINT)系统的密度反演问题,该研究成果以Neural-network base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nversion for interferometer on EAST tokamak为题,发表在期刊《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上。摘要:该论文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 2025-03-13 核技术

美研究团队发现首个含重元素锫的有机金属分子“锫茂”

3月11日,由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领导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发现了首个含有重元素锫的有机金属分子,并将其命名为锫茂。这一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有机金属分子通常由金属离子被碳基框架包围而成。对于早期的锕系元素,如铀(原子序数92),有机金属分子较为常见,但对于后期的锫(原子序数97),则非常罕见。此次发现的锫茂分子,是首次获得锫和碳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证据。伯克利实验室化学科学部科学家斯蒂芬·米纳... 2025-03-12 公众科普

摄影师展示粒子加速器的内部结构

摄影师查尔斯·布鲁克斯 (Charles Brooks) 和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 (ANSTO) 高级物理学家尤金·谭 (Eugene Tan) 拍摄了这张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的照片,该加速器将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装置内的超级磁铁可能会吸住相机镜头,工程团队必须在拍摄开始前对摄像设备进行磁性测试,并部分拆卸低温波荡器,但为了拍摄出独特的镜头,这些困难是值得的。... 2025-03-10 粒子加速器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