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科学家发现放射性镧同位素核能转变新特征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放射性镧同位素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精确测量了这些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并揭示了一个意外的核能转变特征,这一发现对现有核物理模型提出了挑战,并对天体物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 DESI项目新成果:支持爱因斯坦相对论 揭示暗能量与中微子质量新线索
    一项基于暗能量光谱仪(DESI)数据的最新分析,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揭示了中微子质量范围的新限制,同时暗示了暗能量可能随时间演化的迹象
  • 天体物理|红巨星、红矮星:流浪地球的起因和“新家园”的样子
    1978年,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哈特做了一个模拟计算,研究了太阳光度随时间的变化。
  • 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科学家探测到最高能宇宙射线电子
    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在内的团队,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系统(H.E.S.S.)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在地球上探测到了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宇宙射线电子
  • 天体物理

    创新为帆 征战星辰大海——“中国天眼”成果频出的背后

    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今年以来,“中国天眼”成果频出,不断拓展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极限。 2023-08-13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X射线天体物理

    科学家探测到来自太阳的最高能量光 对理解恒星大气和天体粒子物理具重要意义

    过去十年的观测表明,太阳释放的伽马射线处于千兆电子伏特(GeV)范围内时,其能量远远超出建模预期。现在,HAWC观测结果表明,这些伽马射线的能量达到了万亿电子伏特(TeV),与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撞击在一起的粒子的能量相近。这一发现对理解恒星大气和天体粒子物理都有重要意义。 2023-08-07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天体物理粒子物理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揭示太阳风与小行星相互作用新特征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谢良海副研究员建立了太阳风与小行星2016HO3相互作用的三维PIC模型,用于定量分析2016HO3周围电场和等离子体特征。 2023-07-24 天体物理

    高能所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12日上午,李惕碚院士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粒子、天体和宇宙的关联”为题,为营员们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李院士介绍到,小的工作如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是小处,而大科学装置进行微观粒子和天体物理研究则是大处,要从很小的地方去解决小的问题,但是解决小问题的方法很可能在以后大的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科研中对最小的工作也要足够重视。王建春研究员介绍了高能物理实验中高精度半导体探测器并展示部分探测器实物,鼓励营员实际参与到相关探测技术的研究当中。 2023-07-24 粒子物理天体物理

    粒子天体中心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

    2023年7月19日中午,粒子天体中心党总支在多学科大楼124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07-21 天体物理

    寻中国宇宙线研究之旅 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座谈会—纪念高能所建所5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宇宙线的研究从初期的粒子物理宇宙线研究到现在的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研究蓬勃发展,这是高能人、高能精神一代代传承的结果。他对莅临会议的老前辈、老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他们为高能所乃至中国宇宙线研究以及粒子物理领域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要向老科学家们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07-09 天体物理宇宙射线

    寻中国宇宙线研究之旅?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座谈会—纪念高能所建所5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宇宙线的研究从初期的粒子物理宇宙线研究到现在的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研究蓬勃发展,这是高能人、高能精神一代代传承的结果。他对莅临会议的老前辈、老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他们为高能所乃至中国宇宙线研究以及粒子物理领域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要向老科学家们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07-06 宇宙射线粒子物理天体物理

    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开展核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撑,促进了学科间的发展和交叉融合。 2023-07-04 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

    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的脉冲星双星系统,是目前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从“红背”向“黑寡妇”系统演化的理论。 2023-06-23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天体物理

    FAST新发现 填补脉冲星演化模型缺失一环

    天文观测已经发现一些脉冲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和其它恒星一起绕转。按照已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如果两颗星的距离很近,脉冲星会吞掉身旁这颗恒星的物质,并使自身越转越快。 2023-06-21 天体物理

    “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后随X射线(FXT)望远镜交付卫星总体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5月26日下午,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体中心研制的“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后随X射线(FXT)望远镜在完成正样产品的测试、标定、集成工作后,装入包装箱发往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进行与卫星平台的集成测试和发射前准备工作。 2023-06-09 天体物理核天体粒子物理X射线

    银河系中心的秘密 600万年前形成的神秘结构

    近日,《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关于银河系中神秘结构的发现。一组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团队发现数以百计呈现垂直、水平的宇宙射线,这些宇宙射线推测出现于数百万年前,每一条宇宙射线的长度落在5到10光年之间,这些宇宙射线打个比方,就像是莫斯密码的点与线,它们从地球2.5万光年外的银河系中心朝外扩散。 2023-06-05 宇宙射线天体物理

    中科院: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很强,将能探测到很多双星黑洞!

    研究进行了半解析数值模拟,以估计使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观测脉冲星定时阵列(SKA-PTA)可检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双星数量。基于红外星系样本和超大质量黑洞双星群体的统计假设,研究计算了它们在不同红移时的低频引力波特征。 2023-05-17 宇宙射线天体物理核天体

    系外行星大气首现稀有元素铽

    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分析系外行星的新方法,首次在系外行星KELT-9b的大气层中发现了稀有元素铽,了解较重元素有助于科学家确定系外行星的年龄,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相关论文已经提交预印本网站,且已被《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接受。 2023-04-28 天体物理

    构建脉冲星极化阵列寻找新物理现象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高能所理论物理室任婧副研究员及合作者在利用天文观测寻找新物理现象方面提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基于脉冲星计时阵列(Pulsar Timing Arrays)已获得的观测数据,他们提出发展脉冲星极化阵列(Pulsar Polarization Arrays)以增强现有数据探索天体物理学和基础物理学的能力,并以超轻类轴子暗物质的探测为例论证了脉冲星极化阵列的物理潜力。该成果于3月23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3-04-04 天体物理粒子物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