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外媒:中国西南绵阳山区建巨型激光核聚变中心
    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绵阳山区内,一座规模庞大的激光核聚变中心已初具规模。该中心以其独特的四个外围臂设计引人注目,激光将从这些臂引导至含有氢同位素的腔室中,以实现热核聚变反应
  • 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徐洪杰研究员在报国讲坛做报告。何静 摄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从上海光源到钍基熔盐堆(追赶、超越三十年)》的报告中介绍,熔盐堆以熔盐作为冷却剂,是第四代裂变核反应...
  • 国家原子能机构征集2026-2027年核技术研发科研项目指南需求
    近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关于征集核技术研发科研项目指南(2026 - 2027年)需求的通知,旨在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现面向各相关单位广泛征集需求建议。此次征集坚持四个面向,结合十五五核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运用十五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成果。征集聚焦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核技术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以及产业链短板弱项等关键问题,要求从系统、...
  • 瑞典布莱卡拉与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加速铅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
    瑞典铅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开发商布莱卡拉(Blykalla,原名LeadCold)近日与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IFE)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布莱卡拉SEALER(瑞典先进铅反应堆)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SEALER反应堆(图片:Blykalla)作为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1996年启动的铅冷反应堆研发项目的衍生企业,布莱卡拉于2013年成立股份制公司,专注于SEALER铅冷SMR的设计开发。该公司表示,此次合作将聚焦于反应堆从原型设计向全面商业化过渡的核...
  • 核技术

    聚变先驱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正在向威斯康星大学出售核心磁体技术

    核聚变领域的先锋企业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向TechCrunch独家透露,该公司正在向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运送一对磁体。这一行动不仅标志着CFS在实现其示范反应堆SPARC启动计划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预示着核聚变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成熟阶段,它不仅能够建立研发伙伴关系,还能提供供应链协议。CFS的首席执行官Bob Mumgaard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磁体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我们不想在搭... 2024-07-16 核技术

    芬兰研究/ SMR 是替代化石燃料供热的“可行选择”

    核能对欧洲区域供热市场来说更加清洁芬兰赫尔辛基。在欧洲,3,500 个地方区域供热网络在冬季为 6,000 万人的房屋提供温暖。图片由芬兰旅游局提供。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核能可以成为替代化石燃料供热的可行选择,最大的减排潜力在于能源生产仍然严重依赖煤炭和天然气、区域供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爱沙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乌克兰。研究称,丹麦和德国部分地区也存在这... 2024-07-16 核技术

    数字考古:新的 LEP 数据现已向所有人开放

    与罗塞塔石碑上刻的文字不同,数字数据并非写在几乎不可改变的载体上。写出来几年后,其格式就会过时,读出分析工具无法在计算机上运行,可视化代码也不再起作用。但数据仍然可以包含有趣的科学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可以保留给未来的科学家使用。一组可能引起极大兴趣的数据是LEP的数据,它是 CERN 的前旗舰加速器,在 2000 年之前用于对撞电子和正电子。与当前的 LHC 一样,LEP 有四个对撞点,每个对撞点都进行一项实验 - ALEPH、DELPHI、OPAL 和 L3 -... 2024-07-16 核技术

    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开发新型核燃料包壳

    近日,美国通用原子能-电磁系统公司(GA-EMS)在美国能源部(DOE)的支持下,开发出了能够承受极端温度的碳化硅核燃料包壳管。美国能源部表示,这将彻底改变工业制造核燃料的方式。目前,锆合金因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而被广泛用作核燃料包壳。虽然锆合金包壳已日益改进,但核工业仍在探索和开发新型包壳材料,以显著提高轻水堆的运行业绩、经济效率和安全性能。GA-EMS正在开发一种名为SiGA的新型燃料包壳,该项目获得了能源部事故容错燃料计划的资助... 2024-07-16 核技术美国

    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丨中核集团: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

    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加快推进,模块化多用途小堆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品等药物自主化技术加速突破……作为我国核能发展和核电建设的主力军,中核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助力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求绿向新推进核能科技创新2月22日,福建漳州,中核集团漳州核电二期工程华龙一号3号机组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当前中核集团7台华龙一号机组建设稳步推进。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 2024-07-15 核技术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一行赴西物院访问交流

    7月12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访问交流,共谋核聚变能源发展宏伟蓝图。本次访问交流旨在加强双方合作关系,增进双方了解和共识,为推动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刘叶对罗德隆副总干事一行访问西物院表示热烈欢迎。在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第三代聚变平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现场,刘叶详细介绍了西物院在核聚变领域的最新进展,强调了这一项目对于中国乃至... 2024-07-15 核技术

    建好示范工程 打造“卓越首堆 国际玲龙”

    在热火朝天的工程建设现场,穿梭忙碌的运输车辆、挥汗如雨的项目建设者、彻夜不眠的安装调试系统负责人……每天1000多人扎根在建设场地,同时进行机组建设、安装、调试、运维工作。随着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的主控室正式启动,标志着位于海南核电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系统设备进入安装高峰期。截至7月,玲龙一号项目已开工36个月,完成27个项目一级里程碑节点中的15个。2021年7月13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 2024-07-13 核技术

    惯性激光聚变研究的焦点-国家点火装置(NIF)

    2023年7月30日,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利用192路激光束向悬浮在腔体内的冷冻氘氚靶丸发射了2.05MJ的能量,最终实现了3.88MJ的聚变能量输出,创造了新的能量输出记录。2023年12月,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DOE)宣布成立了三个新的惯性聚变能源(Inertial Fusion Energy,IFE)中心,并将在四年内提供总计4,2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加速惯性聚变能源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激光聚变原理通常来 2024-07-13 美国核技术

    BEPCII 2024年同步辐射开放运行顺利结束

    6月11日至7月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完成了本年度的同步辐射专用光模式运行,共为用户提供有效机时462.29小时。本次专用光参加实验的用户来自国内97个单位,包括19个中国科学院内单位、69所高等院校、5个其他研究机构、2家医疗机构和2家企业。本次专用光运行期间,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12条光束线站投入了对外开放运行,共为280余个研究课题提供同步辐射机时。用户研究课题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环境、地学、物... 2024-07-13 核技术对撞机

    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上建立镧-120的激发态结构

    本报讯(记者叶满山)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与来自法国、芬兰、南非和英国等国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建立了β缓发质子核镧-120的激发态结构,在质子滴线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形状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快报B》。理论预言,当位于中重质量区的原子核靠近N=Z线时,质子-中子相互作用会增强,并对激发态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原子核可能伴随形状的演化呈现出橄榄球(长... 2024-07-12 核技术

    AtkinsRéalis 将为Type One Energy设计聚变工厂

    美国聚变能开发商 Type One Energy 已选定加拿大工程公司 AtkinsRéalis 来开发其聚变试验工厂的预概念设计,该工厂将使用仿星器技术来展示其利用聚变能产生清洁、安全且经济实惠的电力的潜力。仿星器的外观图(图片来源:Type One Energy)AtkinsRéalis 表示,其位于英国的核聚变团队将与美国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一起提供多学科工程服务,开发完整的工厂要求、概念前设施设计和初步场地布局。通过与 Type One Energy 密切合 2024-07-12 核技术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70

    1983 年,CERN 宣布发现了人们长期寻找的W和Z粒子,这标志着该实验室的发现到达了字母表的末尾。这一声明意义重大,以至于次年,发现该粒子的两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84 年,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 )和西蒙·范德梅尔(Simon van der Meer)获得了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奖项。前者是将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 (SPS)改造成质子-反质子对撞机的发起人,后者是UA1 实验的发言人;后者发明了对对撞机运行至关重要的随机冷却技术。要理解这一发... 2024-07-12 质子加速器核技术

    Aalo 准备向美国申请微反应器许可

    Aalo Atomics 已向美国核管理委员会 (NRC) 提交了其 Aalo-1 微反应堆的预申请监管参与计划 (REP),详细说明了计划与监管机构进行的许可前申请互动。REP 有助于反应堆开发商与 NRC 工作人员进行早期互动,并可减少监管不确定性,增加先进技术许可的可预测性。REP 没有监管要求,指南指出,潜在申请人希望包括的主题和适当的详细程度完全是自愿的,应在申请人和 NRC 工作人员的讨论中达成一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 Aalo 公司表示:通过设定... 2024-07-11 核技术美国

    印度和俄罗斯探讨进一步的核能项目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印度总理莫迪表示,深化核能领域合作是优先事项,并同意讨论在印度为新的VVER-1200核电站分配厂址。在参观莫斯科原子能馆期间,两位领导人(上图)详细了解了一系列不同的核能技术和项目,包括核动力破冰船和浮动核电站。据塔斯社报道,普京表示,这些核电站最终可以取代全球生产的石油。该通讯社还报道称,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利哈乔夫告诉莫迪,俄罗斯可以向印度提供小型核电站,并进行深度本地化建设——我们可以将整... 2024-07-11 俄罗斯核技术

    加速器、靶和辐照设施屏蔽方面研讨会(SATIF)成立30周年

    加速器、靶和辐照设施的屏蔽方面 (SATIF)系列研讨会始于 1994 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阿灵顿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专家会议,由美国国家能源局、日本反应堆物理委员会和美国辐射屏蔽信息中心联合组织,共有来自七个国家的 45 名与会者参加。从那时起,SATIF 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为期四天的研讨会,旨在探讨不断发展的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在亚洲(四个研讨会)、欧洲(六个研讨会)和北美(六个研讨会)轮流举办。今年,SATIF 社区在第 16届SATIF 研讨会上庆祝... 2024-07-11 核技术美国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