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新一代人造太阳有新进展!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
    记者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总设计...
  • 2025全国两会丨聚焦“核技术应用”之声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核技术应用之声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相关提案展现出核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多元价值。全国政协委员韩泳江:加速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其产业链由近40个涉及多领域的产业链环节组成,是我国产业链环节最为丰富、领域跨度最大、领域差异性最大的产业链之一。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一直致力于促进核技术...
  • 中广核技新材料产业补上重要拼图
    4月18日,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技”)年产2万吨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投产启用仪式在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汉川园区举行。中广核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中广核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杨凌浩等出席活动。
  • 变核废料为宝、效率提升8000倍,苏州大学研究的“核电池”,获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5年3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进展9,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主要完成单位为苏州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主要完成人为王殳凹、王亚星和欧阳晓平。微型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得益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微型核电池在诸多传统电池难以胜任或面临挑战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而来...
  • 核技术

    阿尔巴尼斯政府坚决拒绝加入英美核技术发展协议

    在英国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和美国能源部副部长戴维·特克共同出席的COP29会议上,两国签署了一项旨在加速“尖端”核技术部署的新协议 2024-11-21 核技术美国

    GammaTrend技术助力核电站提升源项监测与决策效率

    该技术通过实时收集并显示工厂系统中放射源项的动态数据,为核电站提供了每分钟的结果,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特定工厂操作和水化学变化对放射性核素传输的影响 2024-11-21 核技术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发表新型原子核结构研究方法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发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为研究原子核结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能方法 2024-11-21 核技术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原子核

    美国能源部西谷示范项目迎来日本科研团队测试新型辐射探测器

    美国能源部环境管理办公室宣布,日本京都大学和高知工业大学的两位研究科学家于今年秋初访问了位于纽约州西部的西谷示范项目,旨在测试他们研发的新型辐射探测器 2024-11-21 核技术辐射探测仪

    强子化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在J/psi粒子发现5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马滟青教授与江西师范大学陈安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刘晓辉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利用重夸克偶素能量关联函数研究强子化机制的新方法,有望深入理解强子化机制 2024-11-21 核技术大型强子对撞机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常温前端成功出束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项目建设取得进展。HIAF常温前端成功调试出束,能量和流强达到设计指标,标志着HIAF项目从加速器装置装配阶段逐步迈入系统级联调阶段 2024-11-21 核技术重离子加速器

    地下700米,主体建成!能够捕获→

    11月20日,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 2024-11-21 核技术中微子

    专家研发高灵敏度 X 射线探测器 最大限度减少辐射剂量并降低成本

    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组专家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探测器灵敏度并减少标准成像过程中产生的暗电流或散射/背景辐射 2024-11-21 核技术放射医学

    仅需0.1秒!飞秒激光刻出证卡专属“指纹”

    11月20日,记者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获悉,该院先进视觉研究所石理平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飞秒激光诱导的物理不可克隆(PUF)纳米纹理,并将其应用于高安全等级身份证卡防伪。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科学》上。具有PUF防伪图案的模拟身份证卡模拟身份证卡的PUF微型二维码以及放大后随机显现的PUF纳米纹理伪造身份证、护照等高价值身份识别证件的行为会对个人信息安全乃至社会安全造成风险。物理不可... 2024-11-21 核技术

    美英签署新协议推动第四代核能技术发展

    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COP29会议上,英国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和美国能源部副部长戴维·特克共同签署了一项新的框架协议,旨在支持先进核技术的信息共享和研发合作,并允许第四代国际论坛(GIF)在现有协议到期后继续举办 2024-11-21 核技术美国

    法国法马通事故容错燃料达到新里程碑

    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研发的PROtect增强型事故容错燃料(EATF)已成为全球首个以超过60GWd/tU燃耗率运行标准尺寸燃料棒的ATF技术 2024-11-21 核技术

    中核工程与EDF代表团就核能综合利用技术与前景开展深入交流

    法国电力集团(EDF)模块化小型堆NUWARD项目总监HOFMANN一行到访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主语国际办公区,深入了解了中核工程在研发设计以及核能综合利用方面的业绩与实力 2024-11-21 核技术

    上海应物所举办新征程辐射安全技术研讨会

    为应对新时期技术挑战,促进辐射防护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上海市核学会辐射防护与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办了新征程辐射安全技术研讨会。会议于2024年10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会议邀请了多位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上海应物所安全总师、上海市核学会辐射防护与放射医学专委会主委夏晓彬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核学会秘书处出席会议,来自科研院所及企业共计50余位科研人员参会... 2024-11-21 辐射安全核技术

    行业首创!助力华龙建设提质提速

    该技术是核电行业内首创,填补了国内不锈钢混凝土结构模块施工的技术空白,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工程建设五新技术成果”,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2024-11-20 核技术

    突出激光硼靶技术过程转化,澳大利亚HB11正加速聚变能开发

    11月14日,福布斯杂志刊文《A New Commercial Model To Unlock Fusion Energy》,报道了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激光聚变公司HB11 Energy正通过推进激光、硼靶技术的过程转化,促进商业聚变能开发。核聚变开发面临财务困境核聚变能源,长期以来一直被清洁能源爱好者视为圣杯。想要在地球上实现类似太阳的聚变反应,研究人员必须创造原子聚变的条件,这需要巨大的能量、先进的技术和专门的燃料。数十年的研究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尽管私人资助... 2024-11-20 核技术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