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新一代人造太阳有新进展!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
    记者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总设计...
  • 2025全国两会丨聚焦“核技术应用”之声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核技术应用之声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相关提案展现出核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多元价值。全国政协委员韩泳江:加速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其产业链由近40个涉及多领域的产业链环节组成,是我国产业链环节最为丰富、领域跨度最大、领域差异性最大的产业链之一。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同辐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一直致力于促进核技术...
  • 变核废料为宝、效率提升8000倍,苏州大学研究的“核电池”,获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5年3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进展9,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主要完成单位为苏州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主要完成人为王殳凹、王亚星和欧阳晓平。微型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得益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微型核电池在诸多传统电池难以胜任或面临挑战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而来...
  • 外媒:中国西南绵阳山区建巨型激光核聚变中心
    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绵阳山区内,一座规模庞大的激光核聚变中心已初具规模。该中心以其独特的四个外围臂设计引人注目,激光将从这些臂引导至含有氢同位素的腔室中,以实现热核聚变反应
  • 核技术

    Fortum 和 Helen探讨在 SMR 方面的合作

    芬兰公司 Fortum 和 Helen 宣布了一项联合研究,以探索在新核能领域的可能合作,尤其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2022-11-26 核技术

    汲取核科学知识 感受核科技魅力 ——“小小核科普志愿者”走进中国核工业科技馆

    在两个小时的参观活动中,小小核科普志愿者们勤思细问,深入了解了我国核工业六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学习核科学知识的乐趣和核科技的魅力,收获满满,获益良多。 2022-11-25 核技术

    华南监督站对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开展辐射安全检查

    伽马辐照装置是核技术利用项目中使用放射源活度最大的项目,倒装源又是此类装置中安全风险较大的活动。 2022-11-24 核技术

    祝贺!《核技术》主编马余刚院士、霍宏副编审荣获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优秀编辑称号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优秀主编、编辑、审稿人案例遴选汇编项目入选案例名单。《核技术》主编马余刚院士、霍宏副编审分别获得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和优秀编辑称号。 2022-11-24 核技术

    亚洲实验室采用核技术加强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

    自该项目于 2016 年启动以来,来自参与国的 200 多名食品安全专家接受了使用核技术分析残留物和食品污染物、进行质量保证和控制以及维护设备的培训。 2022-11-24 核技术

    同位素核技术新突破!核级富集硼-10酸生产技术圆满通过核能行业协会鉴定

    本次联合研发的成功,实现了富集硼-10同位素国内首次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又一核技术产品的新突破。 2022-11-23 核技术

    华东监督站与中国同辐开展工作交流

    在安全的前提下,为更好地推动核能核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华东监督站在压实核技术利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同时,靠前服务,纾困产业发展。 2022-11-23 核技术

    国内首个核数据科学与应用领域合作协议

    近年来,原子能院在核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核数据实验测量、核数据宏观检验、核数据评价及建库等方面研究取得多项显著成果、实现了长远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核能发展与核技术应用提供了一系列数据支持,并为我国多个新型反应堆设计提供了专用数据库。 2022-11-23 核技术核物理

    COP27 闭幕:原子能机构展示核科学技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一项名为“使用沿海蓝碳生态系统去除碳”的活动展示了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如何为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展示硬币另一面的补充活动“非洲的海洋酸化适应和恢复力”聚集了海洋专家,讨论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如何帮助评估海洋酸化。 2022-11-22 核技术

    核技术|国内首创!中核打造水生态“智能管家”

    “用数字化、智能化守护祖国绿水青山。”11月15日,中核集团首个智慧水生态一体化产品(Atoms)在京发布,推出了集团公司核技术应用产业“新名片”。 2022-11-21 核技术中核集团

    华南监督站开展监督业务集中核技术培训

    随着质子重离子治疗装置在核技术利用及医疗领域的发展普及,华南地区将陆续建成多台质子重离子治疗装置。核技术利用监督处的监督人员深入浅出地为全站职工介绍了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的历史和现状、源项分析、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等内容,使监督人员对依法依规监管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有了全面的认识。 2022-11-21 核技术

    首次夺冠——中国同辐QC小组活动荣获“质量奥林匹克”最高荣誉!

    敛华求实、创新惟存,中国同辐将一如既往地专注并深耕核技术应用领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2022-11-19 核技术

    华东监督站组织召开华东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

    华东地区在将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有相当数量的核电机组和大型核技术医疗科研项目新建开工,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安全风险。华东核与辐射安全命运共同体只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心怀国之大者,持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脚踏实地,务求实效,加强协作,携手互助,共同促进监管能力提升,才能有效保障华东地区现在及未来的核与辐射安全。 2022-11-18 核技术辐射安全

    核科学帮助孟加拉国农民抵御气候变化

    核科学技术提供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手段,同时也提高了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称为植物突变育种的核技术,孟加拉国专家培育出了改良的农作物品种,包括水稻、鹰嘴豆、绿豆、扁豆和大豆。 2022-11-18 诱变育种辐射育种核技术

    小动物活体能谱显微CT获中国体视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研制的小动物活体能谱显微CT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随着临床前研究向着活体成像、高分辨成像、多模成像等应用发展,传统的显微CT技术已无法满足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需求。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能谱CT已成为当前CT新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高分辨X射线能谱CT成像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2022-11-18 CT扫描核技术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