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医疗也称核医疗,它让人又爱又恨,因为其放出的电离辐射既能“治病” 又能“ 致病” 。对此,有的人谨小慎微,生怕因为辐射落下病根,但是却有可能贻误了体内更大的病情隐患;有的人心很大,每年来来回回做放射性医疗检查,说不准没病也给辐射出毛病了。那么,常见的放射性医疗手段都有哪些?它们带给人的辐射剂量是否安全呢?
所谓的核医疗,就是利用原子核的“放射性”属性来诊病治病的医学技术,具体分为核医学、放射源治疗、放射免疫分析以及放射诊断学。
把辐射吃进肚里的体检
“核医学”是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医学成像)的一个分支,目的是利用原子核的特性来反映细胞或亚细胞层面的生理状态。它的原理和操作听起来比较恐怖:把带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以口服、吸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送入人体,过一阵它们会结合到某种人体内具有特定作用的物质上,这种物质被称为“示踪剂”。当出现某些病理反应时,示踪剂在体内的分布或代谢就会比较反常。继而用专门的探测仪在体外对放射性物质所发出的电离辐射(一般为γ射线,其特性详见《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月号《十面埋“辐”你知多少》一文)进行扫描,获得患处的影像和数据,以此分析病情。当然,这个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极少,只需要满足探测要求就够了。
放射性碘化钠-131胶囊,用于治疗甲状腺癌。
我国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36种放射性药品全都由14种放射性核素制备,分别是磷-32、铬-51、镓-67、碘-123、碘-125、碘-131、碘-132、铯-131、氙-133、镱-169、金-198、汞-203、锝-99m、铟-13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