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技术网讯:4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北京举行的一场讲座上提出对建造大型对撞机的看法,他称“盛宴已过”。
据中国科学报社旗下微信公号“科学网”5月1日消息,一位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一的学生询问对于曾明确表示反对中国建造大对撞机的杨振宁:“我想代表我所有的同学再问您一次,您现在对我们建造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在清晰表明反对态度后,杨振宁强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建议大家去看他2016年在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那篇文章里,杨振宁细数了反对中国马上开始建造大对撞机的七大理由:
其一,建造大对撞机美国有痛苦的经验,这项经验使大家普遍认为造大对撞机是进无底洞。杨振宁认为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的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
其二,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奇大,对解决燃眉问题不利。
其三,建造超大对撞机必将大大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
其四,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杨振宁在内,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其五,70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杨振宁的答案是“没有”。至少未来30年、50年内不会有。
其六,建造超大对撞机,其设计以及建成后的运转与分析,必将由90%的非中国人来主导。如果因此能得到诺贝尔奖,获奖者一定不是中国人。
最后一点,杨振宁认为,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仍然有其他方向值得探索,比如寻找新加速器原理,比如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
已97岁高龄的杨振宁称,“现在,是大对撞机‘没落’的时候了。”
杨振宁直言:“在我在美国做研究生的时候,这个领域刚开始大放光彩。也可以说这几十年来,它是大家认为物理学最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可是这领域不只是从今天开始,而是从30年以前开始,就已经走在末路上了。”
杨振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当时他在美国参加的一个国际性的研讨会上,物理学家们讨论以后10年高能物理向什么方向发展。谈及大型对撞机,杨振宁在会上讲了一句话:“The party is over.”
“什么意思?盛宴已过。”杨振宁称。
杨振宁表示,自己当时就看出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高能物理的高潮,可是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高能物理重要的观念都已经有了。“后面虽然还可以做,可是没有重要的新观点出来,尤其对于理论物理学的人来说,没有新观点,你做不出东西来,所以我那时候就讲了这句话。”
“不幸的是很多年轻人没有听进去我这句话,或者是他们只知道跟随老师,那些老师没有懂我这句话。所以今天我才讲得更清楚一点。”
据悉,自从在2016年发表文章明确反对建造大对撞机后,杨振宁也听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
杨振宁说,“我知道我的同行对我很不满意,说我(的反对)是要把他们这行给关闭掉。可是这个对撞机要花中国200亿美元,我没办法能够接受这个事情。”
在杨振宁看来,整个的科技发展以及每个科技领域内部的发展,都是在经常地改变。19世纪的物理学所研究的东西、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态度,跟20世纪是不一样的;那么21世纪物理学发展的趋势、研究的题目、将来成就的方向,跟20世纪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资料显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一种粒子加速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人员曾表示,环形电子对撞机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希格斯粒子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寻找暗物质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寻找新的物理规律。
(中国核技术网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