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 正文

吃1根香蕉、乘1次飞机、做1次胸片人体所接受的辐射量是多少?谈谈“核辐射”与人体健康

核辐射 核科学技术 核医学
发布:2021-05-22 21:14:24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谈到“核”这个字,很多人想到的是日本广岛上空的蘑菇云,或是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又或是10年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

核科学技术已在能源、医学、科技以及工农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然而,大家依然会谈“核”色变。换句话说,公众对核医学仍倍感陌生,甚至在核医学科进行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常常会担心辐射对身体不利,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核”与健康的那些事儿。
谈“核”与健康从了解辐射开始:
无处不在的辐射
辐射在物理学上指的是一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依其能量的高低,分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左)与电离辐射(右)标志。左侧的是“善类”,标志像是信号塔;右侧的是在医院放射科或者核医学科场所常见的警示标识

非电离辐射指的是低能电磁波(也称为电磁辐射),其能量低,对人体无伤害,因此不需要防护。
而电离辐射指的是高能射线,可使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从而对物质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中子等高能粒子流和γ射线、X射线等高能电磁波。量度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是当量剂量,常用单位是毫希沃特(mSv)和微希沃特(µSv)。
辐射无处不在,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在危险之中。电离辐射又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
 
 
生活中的辐射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一些辐射源对人类的照射称为天然辐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来自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和山川草木等天然本底的辐射。不同地区的天然辐射剂量不尽相同,全球人均年剂量为2.4mSv,我国人均年剂量为3.1mSv。对于正常的天然本底水平的辐射照射,不需要采取特殊防护措施。
人工辐射主要来自医疗照射,其中90%-95%来自X射线诊断和放疗,5%-10%来自核医学诊断和治疗。
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既然电离辐射可使人体内生物大分子性质发生改变,那么是不是只要受到电离辐射,人体就会产生损伤甚至发生癌变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一定要记住:任何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非理性之举!
人体健康受损的程度取决于辐射的强度以及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短期接受4000mSv以上的照射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和快速死亡,接受2000-4000mSv的照射会产生射线疾病。
但是如此可怕的大剂量辐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的。
前面提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没少跟电离辐射亲密接触。
举几个例子:吃一根香蕉接受的辐射剂量为0.1µSv,坐飞机10小时接受的辐射剂量为20µSv,做一次胸部X线体检接受的辐射剂量为0.1mSv。
你看,我们虽然和这些“可怕”的辐射有过不止一次的亲密接触,但仍安然无恙!
事实上,低于100mSv/年的辐射剂量不会对人群癌症发生率产生影响。100mSv有多少呢?差不多是得一年拍1000张胸片才能达到的辐射剂量。
水会淹死人,但喝一杯水不会淹死人;电会打死人,但用手电筒不会电死人。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为担心那一丁点儿的辐射就为该做的检查担惊受怕。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险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科学认识辐射的同时,应该远离不必要的辐射以降低其损伤身体的机会。
 
辐射剂量与健康

“神秘”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引入患者体内,利用核素发出的射线进行显像的一种医学成像方式。
 

核医学检查不仅可以显示器官和病变的解剖学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器官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乃至分子水平的变化,从而在仅有功能改变尚无形态结构异常的阶段显示病变,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这也正是核医学的看家本领!
 
核医学科的看家机器:PET/CT(左)与SPECT/CT(右),虽然它们和CT机器长得很像,但检查的内容很不一样
PET/CT和SPECT/CT是核医学的两个硬核检查。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检查,被好多临床医师称为“筛查肿瘤的神器”。

那么,如此神奇的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呢?由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快、分裂旺盛,所以代谢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ET检查最常用的示踪剂是18F-FDG,注射进人体后专门追踪高代谢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浓聚,病变组织得以在PET图像上显示。
让我们做个小游戏来认识PET/CT的原理。
下面的图中,小动物们正在森林里欢乐大联欢,但是有一只小动物却在偷偷掉眼泪,你能找到它是谁吗?是不是很难找到?
 
CT图像
谁在偷偷掉眼泪?

这张图就好比是CT图像,解剖结构显示得非常清楚,但是想要找到病变却有一定难度。如果其他小动物都是灰色,而只有偷偷掉眼泪的小动物是彩色的呢?是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到!
 
PET图像

 
这张图就类似PET图像,只有高代谢的病变会明显显影,正常组织只是淡淡的灰色。
 
PET/CT融合图像

上面这张图既有清晰的线条,又有特定的颜色,是不是一眼就可以认出原来是小花猫在偷偷掉眼泪!
这就是PET/CT图像的神奇之处,将PET与CT的优势进行融合,可同时显示病变的代谢活性和解剖位置,所以即便是早期肿瘤,PET/CT也能及时发现。此外,癫痫、心肌梗死、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同样需要PET/CT的帮助。
相比于PET/CT,SPECT应用临床的时间更早、范围更广。SPECT的检查项目“五花八门”,主要有全身骨显像、肾血流功能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消化道出血定位显像等,其在提供脏器或病变组织血流、功能与代谢方面更具优势。
SPECT与CT结合就形成了SPECT/CT,在必要时可提供诊断级CT解剖图像以更加全面地早期诊断疾病。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99mTc、18F、68Ga等,均为短半衰期核素,半衰期分别为6小时、109分钟和68分钟。
大家可以把半衰期理解成“保质期”,每过一个半衰期,放射性药物就会有一半失效,并且这个过程是时刻不停在进行的。另外,注射进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做完检查多饮水、多排尿可适当减少辐射。
 

做一次胸部CT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约为6.0mSv,做一次核医学18F-FDGPET扫描接受的辐射剂量为3.5-8.0mSv。
一次PET检查中由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剂量与一次胸部CT大致相当,多数核医学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甚至低于胸部CT检查,因此大家不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核医学检查,其产生的辐射剂量对人体是十分安全的!
需注意的是,由于儿童对辐射的敏感度高于成人,因此在检查时会采取低剂量扫描方案,尽量减少辐射暴露。另外,与其他大多数放射性检查一样,非特殊情况下妊娠女性应尽量避免核医学检查。
辐射无处不在,然而能损伤人体的单次大剂量辐射,我们日常很难接触到,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低微电离辐射,不足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患者以诊治疾病为目的进行的各项核医学检查对患者是安全的,无需过度恐慌。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这样才能让核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推荐阅读

核与辐射科普常识—辐射防护

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第一批国控点投入运行,主要包括在重点城市设置了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重要流域、国界河流、饮用水源、地下水、近岸海域海水设置了水体监测点;设置陆地监测点、土壤监测点、电磁辐射监测点;在重点核与辐射设施周围设置核安全预警点。 2019-01-02

世界各地实测辐射值 看完要吓哭了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 向周围发射并传播能量的统称。物体受热向周围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γ射线,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 2017-05-15

太阳内部进行着核聚变反应,为什么人类没有暴露在核辐射之下?

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的核辐射,主要有X射线、伽马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射线等等,这些射线在太阳内部进行核聚变时也会产生,但是它们绝大部分到达不了地球表面。 2020-08-21

核辐射到底有多可怕?带你看看辐射后的蔬菜水果长什么样

世界上的能源大体上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而这些能源都会随着人们的使用而日渐枯竭,但在其中核能源的作用最大,不过一旦发生泄漏的话,那就会带来巨大的灾害。 2020-09-01

核辐射科普:辐射环境与人类生活

核辐射和核能是链式反应产生的一对孪生兄弟。事实上,人类就生活在辐射环境中,但过量的核辐射是有害的,它可能使人致病、致死。 2020-09-0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