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公众科普 > 正文

蓝牙有辐射吗?蓝牙辐射危险吗?

电离辐射 辐射危险 辐射剂量
发布:2021-01-26 11:24:15    


 

您刚从包装盒中取出了一副新的蓝牙耳机,但是在将其戴在头上之前,您会担心蓝牙辐射危险吗?在本文中,我们将说明蓝牙实际上是什么,蓝牙是否可以安全使用,或者蓝牙辐射是真实存在的吗?

什么是蓝牙?

自1989年问世以来,蓝牙技术已经慢慢发展并取代了我们的电缆。到1999年,首款免提移动耳机成为首款消费类蓝牙设备。从那时起,蓝牙技术已成为笔记本电脑,手机,耳机,扬声器,键盘,打印机等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打开了一个短距离无线体验的世界。

根据类别,蓝牙可以在300英尺远的地方工作。但是,这也取决于设备之间的条件,例如墙壁材料,信号衰落等。为了使蓝牙正常工作,它使用了电磁辐射(EMR)。尽管其中包含辐射一词,但您不必担心。这是EMR的工作方式。

电磁辐射(EMR)如何工作?

EMR是物体以不同频率发射的不可见能量。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说法,频率较高的EMR包含较高的能量水平。非电离EMR使用较低的频率并产生较低的能量。发出此类辐射的一些家用设备是灯泡,手机,电视,甚至是蓝牙设备。

蓝牙辐射危险吗?

任何蓝牙设备都会发出低水平的非电离电磁辐射。尽管对非电离EMR的安全性研究已经两极分化,但已有共识。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人类公认的唯一射频(RF)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加热。由于能量水平低,非电离EMR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破坏化学键或去除电子。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表示,非电离EMR小剂量对人体几乎没有影响。

我需要担心蓝牙辐射吗?

只要它低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设定的频率暴露极限,您的蓝牙设备就可以安全使用。FCC发出特定吸收率(SAR)或人体吸收多少射频能量,以瓦特每公斤(W / kg)或毫瓦每平方厘米(mW / cm2)为单位。例如,在美国,移动设备的暴露极限为1.6 W / kg,而欧洲对移动设备的SAR极限为2.0W / kg。就上下文而言,Apple AirPods的SAR值为0.466 W / kg。这样,与直接在手机上拨打电话相比,使用Apple AirPods拨打电话实际上更安全。

如何检查您的蓝牙设备是否安全

一种方法是查找SAR信息。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查设备上的SAR值。

检查设备制造商的网站

对于大型制造商生产的设备,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搜索“设备名称+ SAR值”。大多数制造商还将在其网站上提供有关其设备安全性的信息。

运行FCC数据库

如果您无法在搜索引擎上找到确切的设备,则FCC网站还将列出其已批准的设备。为此,请转到FCC数据库并输入在设备上找到的FCC ID号。

如何安全使用蓝牙设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蓝牙有无穷的好处。以下是在家中安全使用蓝牙的几种方法:

·用手机拨打电话时,请尝试在耳朵和手机之间留1cm的距离。如果可能,请选择能耗低得多的蓝牙耳机,或者改用内置扬声器。

·对于儿童,在使用这些设备时也要小心。由于仍在发育中,因此儿童比成人对辐射更敏感。

·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优先考虑具有较低SAR额定值的设备。此外,只能从具有FCC符合历史的知名制造商那里购买。这些公司通常会努力生产经过严格测试的优质产品。

·关于蓝牙设备实际有多危险的结论仍然存在。如果您仍然不确定,请务必先核对FCC批准书。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标准检查的设备对消费者而言是安全的。

推荐阅读

神奇的核技术(十六)——辐射的防护与管理

当放射性物质经由食入、吸入以及皮肤进入人体内时,可引起内照射。与外照射不同,内照射的人员即使脱离了造成辐射的环境,已进入人体放射性物质依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2019-05-07

辐射标志漫谈

我国对电离辐射标志有着特别严格的规范,在2002年颁布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对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警示标志的形制、意义有着明确的定义。 2018-03-26

电离辐射有哪些来源?(动画版)

一般来说,辐射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我们接触到的天然辐射包括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及存在于食物、空气及居住环境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等。 2020-07-30

核技术:无处不在,前景广阔!

我国有关专家通过不断探索发现,现在核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0-09-02

十面埋“辐”!关于辐射你知道多少?

由于宇宙射线和地球上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危”风凛凛的“核辐射”在我们日常生活几乎无处不在,工作,生活和学习无形中都要接触辐射源,比如来自地外的宇宙射线、家装材料中的放射性成分、去医院做X光和CT检查等。 2020-10-0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