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磁约束聚变新闻

美国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提议建造一个“灵活”的仿星器设施

2024年7月26日,在《物理世界》(PHYSICSworld)发布的新闻稿中,一群美国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议:建造一个灵活的仿星器设施。这个提议不仅标志着聚变能源研究的一次重大飞跃,而且也代表了对现有磁约束聚变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以下为报道内容:德国的Wendelstein 7-X装置于2015年开始运行,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和实验成果(图片由MPI for Plasma Physics/Jan Michael Hosan提供)来自美国顶尖等离子体研究机构的... 2024-08-08

我国聚变能研究取得一系列成绩

11月28日,第三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暨聚变能活动周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国在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2023-11-29

磁约束聚变能源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磁约束聚变能源具有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优点,是未来理想的战略能源,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 2023-11-01

聚变点火又近一步!我国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2023-08-26

西物院杨宗谕荣获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优秀论文奖

近日,从中国物理学会(CPS)秋季学术会议上传来喜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杨宗谕博士荣获2023年蔡诗东等离子体优秀博士论文奖,以此表彰他在托卡马克破裂预测算法方面做出的优秀工作。杨宗谕是本届磁约束聚变领域唯一的获奖人员。这是继2019年后,西物院再获此殊荣。 2023-08-20

京都大学能源学研究生院荣誉教授岸本泰明赴西物院访问

据了解,岸本泰明的研究领域涵盖磁约束聚变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的相关理论与数值模拟,曾先后担任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JAEA)那珂聚变研究所等离子体理论研究部门主任、京都大学先进能源研究所所长等职位,连续四届担任聚变能大会计划委员会委员,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2023-07-12

首次!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实现功率注入

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验再传捷报。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首次实现功率注入。该系统由我国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制,相关参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实现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迈入氘氚可控核聚变阶段的核心系统之一。 2023-07-08

中科院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会举办

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磁约束聚变研究基础好、成果多、前景广,合肥科学岛成为全球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 2023-05-09

开工! 天府新区36个重大项目在西物院新基地启动

通过项目一期的实施,将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磁约束聚变能研发基地,发展和掌握聚变堆芯加热和电流驱动、燃烧等离子体运行、包层技术和总体集成设计技术等,支撑聚变堆关键技术攻关需要,引领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能开发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 2023-02-08

中国核学会科普系列丛书《托起明天的太阳》入选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以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及其系列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东方超环(EAST)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核聚变装置及成果,中国在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的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为主线,使公众“零距离”接触磁约束聚变大科学工程装置,通过平面阅读与可视化阅读的有效结合及充满创意的排版设计,生动的语言文字,使用漫画、动画、视频等方式,凸显该作品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故事的特点。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