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气溶胶新闻

微滴介导酶催化反应研究方面获进展

微滴(气溶胶)是大气中的颗粒类型之一,是水相物质向大气转移的介质和信息载体。微滴(气溶胶)含有细菌、病毒、脂质及酶等微生物,但鲜有关于生物酶活性及其催化机制的研究。微滴化学研究发现,微滴(气溶胶)中部分酶的活性比普通本体溶液高1至2个数量级,而微滴增强酶活性的机制尚不明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丁家旺与秦伟团队通过振动斯塔克光谱,确认微滴(气溶胶)中界面处的过氧化物酶内部电场增强,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2024-09-16

西藏辐射站开展自动站及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交流

近日,为解决西藏自治区辐射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自动站)存在的仪器设备故障维修、监测数据获取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以及其他省市特邀专家和西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以下简称西藏辐射站)共同开展了自动站及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交流。西藏自治区目前拥有9个自动站,分别建于2011、2016、2018年,分布在七个地市,具备24小时不间断空气辐射监测和气溶胶、气碘、沉降物的日常和应急采样能... 2024-06-20

中辐院“核环境模拟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

“核环境模拟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复杂,研制难度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解决和突破了高温放射性气溶胶发生与沉降模拟、国外CFD“黑匣子”+放射性核素模拟、放射性物质释放咨询评估国家技术手段等多项技术难题。 2023-03-15

原子能院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款基于腔室场景的气溶胶计算软件

钚的同位素大多为α放射性核素,衰变时能释放高能α粒子,具有极高的放射性毒性,即便是少量进入人体内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和健康危害。钚处理设施的内照射辐射防护始终是困扰科研人员的难题,其关键问题是对钚气溶胶输运规律的研究。 2023-02-07

中广核久源自主产品获批四川省2023年重点创新产品认定

公司以“产、学、研”方式联合攻关,通过先进核辐射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高氡背景下气溶胶测量技术、高氡背景下氚测量技术和核辐射探测器智能化设计等技术,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大型区域一体化、网络化的“HYEP90国产化智能核辐射在线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核电站、核设施、燃料厂房、后处理及工艺厂房等专用领域的核辐射在线监测预警。 2023-01-09

中核高能推出新型碘(I-131)化钠口服液全自动分装仪

碘-131的临床治疗以患者口服碘液为主要治疗方式,操作简便,但患者服碘量的活度较难保证,且在治疗过程中会伴有放射性碘气溶胶释放,对医生的职业健康造成危害。 2022-10-27

中国大气中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来自哪儿

近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外科学家合作的成果:通过测定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单体分子的碳十四同位素,提供了化石来源碳对中国大气中液相SOA生成巨大贡献的关键科学证据。 2022-09-19

广州地化所等揭示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14C同位素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经过漫长地质演化,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14C已完全衰变,而生物质的14C丰度,却和当前大气基本保持一致。 2022-09-09

科学家揭示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8月31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外科学家合作的成果:通过测定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单体分子的碳十四同位素,研究给出化石源碳对中国大气中液相SOA生成巨大贡献的关键科学证据。 2022-09-07

海洋大气新粒子生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海洋气溶胶是全球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制约气候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洋大气气溶胶主要通过飞沫(sea spray aerosol,SSA)和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两种途径产生,后者是海洋排放的活性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成核(nucleation)和增长(growth)过程产生。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