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新闻
记者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总设计...
2025-04-01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开幕。本次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会上十项重大科技成果重磅发布,其中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这是继去年403秒可重复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入选,连续第二年入选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EAST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对可控核聚变相关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中国科学院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成功实现了...
2025-03-29
3月25日,中核二三承建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SMSA Sector 7真空室冷屏最后一只DN8冷却管焊缝焊接完成,标志着SMSA项目首个扇段吊装入坑前焊接任务全部完成,为其入坑就位奠定了坚实基础。SMSA项目涉及的上游焊接技术文件多、规程规范庞杂,焊接文件准备工作量大,焊接施工过程管控严,焊接验收要求等级高。依据ISO、ASME、RCCMR多个标准体系,涵盖氩弧焊、电阻焊、螺柱焊三大类共6种焊接方法。项目部克服技术人员不足,进度紧张等困难,同心...
2025-03-29
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以下简称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安装系统负责人刘志宏介绍,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重要...
2025-03-10
近日从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核领域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关键词。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既是世界科技前沿与战略制高点,也是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表示。在这个人工智能爆发增长的时代,如何让核工业与科技共舞?在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的背后,我们距离用上核聚变发出的电还有多远?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将目...
2025-03-09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ITER的关键合作伙伴之一,中方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为‘人造太阳’计划作出了大量贡献。”
2025-02-21
尽管他从未获得诺贝尔奖,却在实验室里悄然改写了人类能源的历史
2025-02-10
本期“瞰前沿”聚焦国内外“人造太阳”的最新研究进展,看看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2025-02-08
2月2日,《焦点访谈》栏目深度报道合肥科创,点赞“人造太阳”最新进展
2025-02-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