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新闻

NASA:科学家首次发现来自天王星的X射线

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了天王星的X射线,这一结果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系中这个神秘的冰巨行星,并帮助天文学家更好地理解太空中越来越多的奇异物体,例如正在壮大的黑洞等。 2021-04-21

科学家通过分析陨石的同位素组成 重建太阳系的原始结构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太阳系中许多行星体的当前位置并不是它们最初形成的地方。在太阳系发展过程中,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很早就形成了,随着它们的成长,它们既向太阳靠近又向太阳远离,以保持在引力稳定的轨道上。 2021-04-21

做一次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查 要受辐射六万年?

知道幽门螺杆菌对胃不好。想去做检查,结果搜索到的信息很吓人,说是做一次呼气法检查,要受整整六万年的辐射!小声说,其实不是六万年,比六万年还多得多呢……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21-04-21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研发同位素追踪空气污染源技术

该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以颗粒物内辐射剂量为标志物跟踪污染源,测量颗粒物所含60多种元素中极微量的5种放射性同位素,发现可作为标志物的三种放射性核素铍-7、铅-214、铅-212。 2021-04-21

日本核污染水背后存在哪些“信息黑洞”?

日本政府日前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产生的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当局反复宣称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是“安全”的,但诸多“信息黑洞”的存在让人们不得不对此提出质疑。 2021-04-21

沃尔核材:与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签订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沃尔核材公告,公司与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决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实体产业项目合作,公司将充分发挥其技术和客户资源等优势,在惠阳区包括但不限于三和街道投资建设沃尔核材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研发、销售电子、电力、电线及新能源系列等产品。 2021-04-2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目标:2050年核科技研发世界领跑

4月15日,在“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出发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一流核科技研发基地,实现由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2021-04-21

一张图读懂中国同辐2020年度报告

中国同辐2020年度报告 2021-04-21

日方有人指中韩核污水处理标准低,中方回怼:转移视线

据报道,日本方面有人表示,中韩两国在核电站污染水处理方面的标准比日本低,基于科学来看,中韩批评日本毫无道理。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2021-04-20

全国首个医用轻离子生产应用示范基地项目落地福建莆田

4月19日,全国首个医用轻离子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福建莆田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森玉,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莆田市领导李建辉、傅冬阳、林素琼,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等出席启动仪式。 2021-04-20

IAEA新出版物着重介绍了利用核技术防治害虫的进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了一本书,回顾了利用核技术抑制由于气候而变得更加频繁的农业病虫害和昆虫暴发的重大进展变化,全球贸易和旅行,包括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疾病的蚊子。 2021-04-20

美国能源部建议美国应积极推进核聚变能源发展

据外媒报道,美能源部(DOE)咨询委员会建议,美国应积极推进核聚变能源部署--包括投资技术和设备--以支持LLNL的国家点火设施(NIF)的核心任务之一从而为发展惯性聚变能(IFE)奠定基础。 2021-04-20

中美智库发布合作研究成果《中美网络—核稳定》报告

4月8日,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中美网络—核指控体系稳定》报告,这是两机构于2017年启动的中美网络与核稳定联合研究项目的成果,该项目重点探讨核国家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和协定的可能性。 2021-04-20

如何科学环保地处理核废料?

如果不正确处理核废料,带有高强度放射性的物质释放到外界环境中,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正确地处理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核能则是一种很优秀的能源。 2021-04-20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搭建核与辐射安全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社会各界围绕活动主题,安排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搭起核能行业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桥梁。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