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起了帮助约120个国家遏制疫情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成员国的大力支持,迄今已经收到预算外自愿捐赠总额约2200万欧元。
2020-05-19
北京怀柔科学城的核心是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它们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未来,这些大科学装置建成后将在科研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0-05-18
仍未得到充分利用且有时被遗忘的最先进的技术正在重新以重要方式挽救印度经济。联盟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表示,由孟买附近特罗贝(Trombay)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完善的食品辐照技术正在拯救印度农民和农产品。
2020-05-18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天文》杂志封面,湛蓝的宇宙中,一个小小的探测器正朝着一团巨大的、银白色的星云前进。
2020-05-18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发挥其长期在辐照灭菌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聚焦当前防疫工作的紧迫需求,承担了国防科工局“医用防护服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与辐照灭菌工艺规范建立”核能开发科技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
2020-05-18
“辐照食品”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目的(保藏、杀虫、杀菌等),按照辐照工艺规范规定的要求,经过一定剂量电离辐射过的食品。近几年辐照食品凭借其自身技术优势发展较为迅速,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并在食品工业中发挥了巨大的实用价值。了解不同国家及地区辐照食品监管体系可以帮助国内食品企业顺利出口。
2020-05-18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切实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积极深入核技术应用单位指导调研,强化帮扶举措,及时化解企业难题,消除辐射安全隐患,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2020-05-18
X-e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的TRISO-X燃料将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核反应堆实验室的研究反应堆中进行辐射处理。来自辐射测试的数据将被用于支持X-energy的Xe-100和其他基于TRISO的反应堆的许可。
2020-05-18
5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沈延安课题组以高精度硫同位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发现在奥陶纪末生命灭绝事件的过程中硫同位素产生了非质量分馏,提出“平流层火山喷发”是奥陶纪末生命灭绝事件的驱动机制这一新观点。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综合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2020-05-17
湖南省南华大学14日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举行《南华大学关于加强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新闻发布会,该校党委书记高山主持发布会,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等答记者问。
2020-05-17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放射诊疗安全、放射诊疗职业健康安全和预防放射诊疗事故是疫情防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0-05-17
根据发表在四月号的《核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这种新型的放射性药物18F-PSMA-1007既有效又容易用于检测恶性前列腺癌病变。有了这一新选择以及已经广泛使用的68Ga-PSMA-11,核医学部门将有两种有效的选择来治疗前列腺癌,这可能会增加全球患者的利用率。
2020-05-17
在许多方面,昆虫是陆地上主要的多细胞生命形式。它们在多种生态系统中都取得了成功,并与栖息地中的其他生物保持了复杂而复杂的相互作用。昆虫与植物之间,昆虫与脊椎动物之间的许多相互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但是昆虫与微生物之间的联系虽然普遍存在,并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进化意义,但仍只是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昆虫依赖与多种微生物的共生联系,这些微生物会影响宿主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许多方面,包括它们的营养,交配行为,免疫力和生殖成功。
2020-05-17
土壤水分中子探针用于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测量过程中,将探头插入地面,发出的中子与土壤中也存在的水的氢原子发生碰撞。碰撞减慢了中子的速度-氢原子数越多,中子的速度就越慢-探针探测到中子速度的这种变化以提供对应于土壤湿度的读数。检测到的慢中子越多,水分含量就越高。
2020-05-17
盐碱化(土壤中盐分的增加)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以及随后的粮食不安全。在中东,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有限的水供应,使农业生产困难。
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