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我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所在地——内蒙古包头市开幕。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创新科技 绿色发展”,体现了我国核行业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交流与合作,以创新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共识与行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在致辞中说:“我国核科技工业发展迎来了继‘两弹一星’后的第二个春天。”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指出,“当前,我国正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核事业发展和核安全工作处于重要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将深入贯彻实施核安全法,依法从严加强安全监管,同时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培育,积极开展公众沟通,营造核能和技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刘华说,作为发展我国核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核学会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行业、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开展科普教育和公众宣传、营造核能发展良好的氛围,为核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二司副司长高洪滨在致辞中对中国核学会的工作也给予高度肯定,同时提出,学会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协调沟通,促进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针对核能行业快速和规模化发展态势,要做好国家政策发展规划方面的宣贯工作,推动国家政策、重大规划在涉核企事业单位很好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以全行业智慧提出核科技发展需求和发展思路,及时反馈政策规划落实情况,形成政策和需求之间有效的反馈机制。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郑凯强调,当前科学普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不断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的召开,将为中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普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包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和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东也相继发表了致辞。“包头——中核北方——核燃料”,几个耳熟能详、紧密相连的词语中,既蕴藏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提供核燃料的历史辉煌,也意味在新时代、在行业的“第二个春天”迎来新的发展使命。据介绍,中核北方已建成我国首条年产400吨AP1000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和世界首条年产3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生产线。
开幕式之后,现场颁发了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团队贡献奖,优秀分会奖,优秀分会工作者等奖项。“……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中,用执著坚守奋斗在核材料与学会工作第一线。在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和核燃料元件产业发展,促进核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普及推广国际交流人才成长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的需要紧紧相连。”颁奖的最后环节,在现场气氛达到顶点时,大会将特别贡献奖颁给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为“创新科技 绿色发展”、为核行业人如何迎接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春天,给出了最好的榜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2020年中国核学会将迎来成立40周年。面对机遇与挑战,王寿君表示,中国核学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能力。立足学科与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发挥核领域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普宣传生力军、国际交流主平台作用,团结全国核科技工作者积极推动我国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