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举办的【文献导读】活动成功开启。第一期创刊号由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承办,通过腾讯会议采取线下和线上结合方式开展。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安锐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教授受邀莅临指导;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兰晓莉教授、副主任曹卫教授和覃春霞副教授现场出席并参与点评。第一期文献导读由中组部青千、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博士生导师江大卫教授指导,由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委副主委、武汉协和医院孙逊副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囡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刘海燕教授和同济大学上海十院余飞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微信公众号及北京友谊医院李春林主任协助宣传。包括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刘兴党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吉刚主任、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左长京主任等多位核医学领域专家及近300位核医学同仁在线上参与交流讨论。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安锐会长发表致辞,他对参会的各位核医学专家和同仁表示亲切问候,对青委会前期的工作作出了肯定,并结合自身经历强调文献阅读的重要意义——高效的文献阅读是青年研究人员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石。
本期文献导读活动由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两位研究生进行汇报。2020级硕士研究生郑丹栅(导师:覃春霞副教授)分享了2020年11月发表在PNAS杂志(IF=11.205)上的临床前研究《Harnessing 64Cu/67Cufor a Theranostic Approach to Pretargeted Radioimmunotherapy》。汇报者首先介绍了作者Brian M. Zeglis教授团队近十年将Tz-TCO点击化学反应应用于预定位PET显像及放射免疫疗法的研究脉络、及其应用于放射免疫治疗的原理及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暨将64Cu作为诊断性核素,67Cu作为治疗性核素,探讨该核素对应用Tz-TCO预定位进行放射免疫疗法及治疗监测的可行性。
在讨论环节,兰晓莉教授强调了应用预定位方法时,判断先行注射的抗体和放射性配体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重要性,是影响预定位成像的首要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魏伟军教授在线与江大卫教授讨论了有关Tz-TCO预定位方法的安全性问题、使用其他核素如68Ga的可行性、不同螯合剂影响放射性配体排泄途径的可能原因。
2021级博士研究生宋杨美惠(导师:兰晓莉教授)分享了2022年3月发表在JNM杂志(IF=10.057)上的探索性临床研究《Feasibility,Biodistribution, and Preliminary Dosimetry in Peptide-Targeted RadionuclideTherapy of Diverse Adenocarcinomas Using 177Lu-FAP-2286:First-in-Humans Results》。该研究来自于德国Zentralklinik Bad Berka核医学诊疗中心,第一作者Richard P. Baum教授为放射性药物治疗的泰斗,在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领域有突出的成就。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索177Lu-FAP-2286肽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Peptide-TargetedRadionuclide Therapy, PTRT)在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首次人体试验的生物分布及初步剂量测定的结果。
在讨论环节,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海燕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刘兴党主任在线提问并做出精彩点评,在进一步拓宽对文献的认识水平同时,也对肽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前景给予积极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