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在京举办首届季度论坛,论坛围绕“核科技引领未来”,就核科技发展、核科技国际合作、核能发展现状与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本次论坛发布2021年核领域十件大事(文末附),并向5个新获批的“国家原子能机构技术研发中心”授牌。北京大学为非涉核高校,得益于其在医用核素开发、放射性药物研制及临床转化方面的突出工作,成为本次唯一一家被授予“国家原子能机构(放射性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研发中心”的高等院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主任作为代表参加授牌仪式。
董保同同志指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动我国核能高质量发展,既是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杨志主任全程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讲话,首先代表北京大学获得研发中心对国家原子能机构给予肯定的感谢,同时介绍随着《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的发布,核医学作为未来核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受限于放射性核素及放射性药物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
北京大学是我国放射性药物人才培养、研发及临床转化的主要单位之一。在民用非动力核技术方面,拥有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理事长单位、北京市核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单位、国际精准诊疗中心等国内顶尖的放射性药物平台;拥有包括杰青、优青、青年千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等国内外顶级放射性药学专家在内的完备的放射性药物研发与临床研究人才队伍;拥有高水平的五大临床教学医院。近5年来,实现50余种放射性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成功实现3个放射性药物的商业转化,其中一个放射性药物已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临床转化金额将近亿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已获授权30余项。发表相关高水平文章100多篇,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国家原子能机构(放射性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研发中心”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为牵头单位,整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单位,致力于中国放射性药物行业人才培养,放射性药物创新研发和临床转化等方面的工作,有望以期解决国内放射性药物“卡脖子”问题,提升中国放射性药物的自主创新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为高品质实现《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满足国家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