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标志着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结束和早第三纪(6500万年前至2300万年前)的开始。这颗小行星被认为是在靠近今天尤卡坦半岛(靠近墨西哥湾)的地方撞击的。这次撞击产生了一个直径180公里(112英里)宽的陨石坑,以及朝着今天北达科他州的河床的巨浪,导致了大部分化石的沉积。研究人员将其称为Tanis,这被认为是白垩纪-古近纪(K-Pg)灭绝事件的地点。
灾难发生后,除了大量的恐龙、软体动物和爬行动物化石外,还有几十种鱼类和植被也被冲上了岸,并被瞬间捕获在沉积物中。研究人员现在发现,整个事件发生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30分钟内。除了这个关于事件发生时间的概要之外,研究人员还在鱼群中发现了关于季节的线索。
研究人员发现当时大量存在的鲟形目鱼类被活埋在废墟下。研究人员对从遗址中找到的鱼类化石的骨骼元素进行了研究,以了解这些鱼类的骨骼生长情况。这些利用骨细胞密度确定的生长模式导致了对食物的季节性供应的发现,这帮助研究人员确定了K-Pg灭绝事件发生的季节。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研究人员重建了这些化石的三维结构。随着鱼类年龄的增长,它们的骨骼会增加一层,这种增长在夏季结束和冬季开始时达到高峰。研究人员发现,所考虑的鱼类刚刚进入明显的骨骼生长时期,而这恰好与春天相吻合。
此外,对鱼群中不同碳同位素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发现。碳同位素记录表明,浮游生物的生产力很高,而浮游生物是鲟形目鱼类的主要食物。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Jeroen H. J. L. van der Lubbe说,同位素活动表明,小行星在浮游生物生产力达到顶峰之前就被击中。 这也导致了该事件发生在春季的结论。
研究人员还补充说,由于该事件发生在春天,生物可能刚度过冬天,准备进行繁殖。因此,它们会比南半球的动植物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南半球的动植物只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研究人员之一说,小行星撞击后发生的瞬间冷却有助于保存化石并影响到灭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