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内影像类医疗器械企业万东医疗(600055.SH)走势强劲:自虎年开年(2月7日)至今日(17日)收盘,已收获两个涨停板,累计涨幅17.19%。究其原因,或系该企业于1月25日新上市了一台无液氦超导磁共振。有业内人士表示,无液氦也是核磁共振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科创板日报》记者进一步从万东医疗获悉,目前企业已为无液氦超导磁共振预备了产能,产品正在销售中,由于一季度是销售淡季,加之产品获批上市不久,企业还未能承接到订单。至于设备的具体定价,也还未最终确定。
西部超导(688122.SH)、宁波建信也参与了此无液氦超导磁共振设备的研发。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国际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飞利浦已于2020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了其全球首台无液氦磁共振设备,另两家巨头西门子、GE也推出了低液氦消耗,甚至是零液氦消耗的相关磁共振设备,国内另两家影像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东软医疗正处于上市静默期,未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就相关技术储备与产品研发等相关问题进行回复。
磁共振设备的主流趋势:无液氦
要理解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的意义,首先需了解一下传统有液氦的超导磁共振设备是怎样工作的。一位在医学影像从业者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磁体是磁共振设备发挥作用的最重要部件,它又可分类永磁体和超导磁体两类。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所采用的主流磁体均为超导磁体。超导磁体需要在极低温下方可工作,一位超导行业科研人员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液氦的温度很低,为-270℃,可用于低温超导。而目前常见的1.5T以上的磁共振均采用低温超导磁体,因此,需要被浸泡在1500L-2000L的液氦中才能确保其处于稳定的超导状态。这是为什么磁共振设备通常都比较“庞大”的原因——设备的外周都是液氦。如此庞大的液氦量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磁共振设备体积庞大且笨重,占地面积大;液氦在使用中会蒸发需要经常补充,导致磁共振设备维修费高企。此外,液氦还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几乎100%依赖进口。
也因此,低液氦消耗的磁共振设备成为了业界争相发展的产品。
核心零部件已实现量产
从技术本身来看,从有液氦到无液氦的改进难度并不特别大。前述超导科研人员表示,无论是有液氦还是无液氦,低温超导磁体都需要在-270℃的极低温下方可工作,如果不用液氦降温,也可以用制冷机进行降温,在制冷机达标后,再对磁共振设备的封装方式进行对应修改即可。万东医疗方面对这一说法也表示认可,企业表示,生产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并不需要新建新产线。
有资料显示,万东医疗的上游供应商应为宁波建信。2021年,宁波健信和中科院电工技术研究所合作,采用冷头(小K注:可简单理解为制冷机)直接传导冷却技术,成功研制无液氦1.5T超导磁体系统。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宁波健信的官网找到的最新新闻(发表于2022年1月27日)显示:健信核磁“1.5T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已实现量产,待下游企业拿到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并加快全球布点,把国产超导磁体卖到全球。
至于下游医院对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的市场接受度又如何?万东医疗表示,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的维修费用将大大降低,且成像性能与有液氦的磁共振一致,有理由相信会对下游市场有一定吸引力。有医生人士认为,短期内,医院会认为传统有液氦磁共振可完全满足临床使用,但长期来看,因不需要液氦,磁体重量减少了2吨,可以安装在任意楼层,灵活度增加,且无液氦磁体技术还使患者站立检查成为可能,未来将能实现脊柱、盆腔和下肢在立姿、坐姿受力下成像。因此,10年内,无液氦磁共振会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