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及全文下载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2350-021-02788-3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大幅上升。自2004年以来,全身性肥胖的患病率上升了约90%,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上升了50%以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2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三成国人腹型肥胖。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的脂肪更倾向于堆积在深层皮下脂肪组织和内脏脂肪组织中,更易发生腹型肥胖。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发现,保持正常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可预防7.8%的缺血性心脏病;与腰围正常者相比,腹型肥胖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29.0%。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CMD)在心肌缺血和心绞痛中起着关键的致病作用。由于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均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肥胖类型对心脏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共有128名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参与此项研究。依据BMI和腰围将入组患者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BMI与腰围均正常,n=41),单纯腹型肥胖组(BMI正常但腰围异常,n=20),单纯高BMI组(BMI异常但腰围正常,n=26),腹型肥胖合并高BMI组(BMI与腰围均异常,n=41)。所有入组患者均行一日法静息+腺苷负荷13N-NH3PET 心肌灌注显像,使用Heartsee软件获得心肌血流量(myocardial blood flow, MBF)和心肌血流储备(myocardial flow reserve, MFR)。本结果发现腹型肥胖与较低的负荷MBF和MFR以及较高的CMD患病率有关,其中,单纯腹型肥胖患者的负荷MBF和MFR最低,CMD发生率最高(图1和图2)。此外,我们发现腰围是CM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非BMI。因此,我们认为在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中,腹型肥胖尤其是体重正常的腹型肥胖患者更易患CMD。相反,在没有腹型肥胖的情况下,超重或肥胖并不会导致CMD风险升高。因此,腰围与BMI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对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进行CMD风险分层。
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业内专家的认可。来自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麻省总医院的Matthieu Pelletier-Galarneau教授和来自蒙特利尔大学医院、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的Daniel Juneau教授针对本研究在Journal of Nuclear Cardiology上发表了述评文章(online)。两位专家认为,BMI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不完美的代谢健康指标,此项研究结果有力支持了“肥胖患者中可以存在不同的代谢谱或代谢表型”这一理念。此外,有研究表明MFR在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优于BMI,而此项研究则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总之,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肥胖和CMD之间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