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核与辐射安全十大新闻
2021年,我们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党中央统揽全局,带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迈出新气象,创造新辉煌。
这是值得铭记的历史之年——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人类正经历历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
时代长焦对准中华大地,定格下许多难忘瞬间:有彪炳史册的脱贫宣言,有寓意深远的“百年总结”,有人民至上的伟大抗疫,有跨越万里的真诚招手……
核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多年来,我国始终保持良好的核安全记录。2021年,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取得了良好的核安全成绩……
为记录这一年的难忘历程,回顾这一年的傲人成绩,近期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核与辐射安全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经组委会讨论、网民投票和专家学者评审,最终选出了国内、国际十大新闻。摘要如下:
国内篇
01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1月30日上午,中核集团宣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02 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5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03 我国首台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装置通过评审验收
5月19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科研项目验收会,宣布由中广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医疗废水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项目”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等9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
04 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世界纪录
5月28日,基于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05 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开工建设
6月17日,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作进入了地下实验室建设及研发阶段,为填补我国在高放废物处置技术地下现场研发平台及设备的空白,攻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试验平台和基础。
06 八部门联合发布我国首个医用同位素发展规划
6月24日,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对提升医用同位素相关产业能力水平、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07 大陆首座核电站运行许可证获批延续至2041年
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官网9月6日发布《关于批准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有效期限延续的通知》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经国家核安全局批准,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获准延续,有效期至2041年7月30日。
08 国务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 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和开发时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09 “暖核一号”投运!海阳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
11月,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项目在山东海阳提前6天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建筑平米较往年下调一块钱。
10 全球首堆 四代核能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成功
12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在中国华能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我国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
国际篇
01 美国核工业考虑将在运核电机组延寿至100年
1月21日,美国核管会(NRC)及核工业人士已开始考虑将美国当前在役堆群中的部分机组运行寿期延长至100年,并就相关法规可能进行的变更展开讨论。
02 老挝通过核技术提高水稻产量
据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2月5日消息,老挝72%的水稻种植地区依赖于自然降雨,预计日益变化的降雨模式将对水稻生产产生破坏性影响。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合作,利用核技术确定更好的土壤和养分管理做法,让老挝将稻米产量提高了60%。
03 刘华上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
3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官网日前更新的管理团队页面显示,来自中国的国家核安全局原局长刘华已正式上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他同时担任该机构技术合作司(Technical Cooperation)司长。
04 芬兰地下乏燃料处置库首条处置隧道开挖
5月7日,芬兰波西瓦放射性废物管理公司宣布,已经开始挖掘翁卡洛地下乏燃料处置库的首条处置隧道。该处置库位于奥尔基洛托,是世界上第一个乏燃料处置库,预计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运行。
05 先进燃料研发成核能技术新“竞技场”
7月12日,英国国家核实验室发布的《燃料净零:清洁能源未来的先进燃料循环路线图》称,英国必须开发先进核燃料及燃料循环技术,才能实现清洁能源目标。美国南方核运营公司核燃料供应部门负责人近日也透露,其正在研发更高丰度和更高燃耗水平的事故容错燃料(ATF)。
06 实现历史性核聚变突破
8月8日,美国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装置(NIF)向点火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功获得了超过1.3兆焦耳(MJ)的聚变放能。这一进展使研究人员处于聚变点火的"门槛",这是NIF装置的一个重要目标,并开启了迈向新实验领域的大门。
07 俄罗斯铅冷快堆核岛完成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
8月19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宣布,俄罗斯BREST-OD-300铅冷快堆核岛基础底板浇铸工作已经完成,标志着该项工程建设取得另一个里程碑。该反应堆正在位于谢韦尔斯克的俄罗斯核燃料产供集团(TVEL)西伯利亚化学联合体(SCC)进行建设。
08 欧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扩大核安全合作
9月,在第65届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期间举行的会议上,欧盟(EU)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延长了 2013 年核安全合作协议。其合作已经促成了一百多个核安全审查任务、中亚前铀场的环境修复以及非洲更有效的放射性废物管理。
09 俄罗斯计划2035年前新建10台大型核电机组
10月27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总经理阿列克谢·利哈乔夫(Alexey Likhachev)表示,Rosatom计划到2035年在国内建设10台大型核电机组,并在后续几年内每年投运两台以上机组。
10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核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在作用》
国际原子能机构11月2日发布报告《核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在作用》,明确指出了核能这一低碳能源能够在减缓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作用。
推荐阅读
1月15日,中核集团2021年度十大新闻揭晓。““核”力建设健康中国!中核集团积极促进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等成功入选。
2022-01-16
东莞有家“蚊子工厂”:用核技术给蚊子做“绝育手术”
2022-01-15
在对TRIGA Ⅱ研究堆乏燃料处置方案进行初步研究后,斯洛文尼亚放射性废物管理组织(ARAO)表示,深层钻孔处置放射性废物是一个重要的可选方案。
2022-01-15
美国能源部环境管理办公室(EM)已经制定了其2022年的主要优先事项,其任务是实现安全清理美国几十年的核武器开发和政府赞助的核能研究所带来的环境遗留物。
2022-01-14
《核技术》2022年第1期正式上线!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目次里的论文概要吧。
2022-01-1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