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以色列科学家找到在两秒内消灭新冠病毒的方法”,是将发现于1966年的229E冠状病毒与造成今天疫情的新冠病毒混淆了。
-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95GHz射线可用于给物品表面以及污染水源进行消毒,但是,这项技术暂时不能用于人体。
事件背景
11月25日,《耶路撒冷邮报》(The Jerusalem Post)发布报道称,以色列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辐射可以在两秒内杀死当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消息一经发布,被各国媒体转载,一些中文媒体也对此消息进行了编译。
俄媒Lenta 11月28日报道称,研究发现,毫米波可以在两秒内杀死99.8%新冠病毒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项研究结果?所谓的“毫米波特殊辐射”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终结这场令人类社会陷入混乱的疫情?
明查
根据这篇《耶路撒冷邮报》发布的报道,该研究由以色列的阿里埃勒大学(Ariel University)团队主导,发表在期刊《环境化学快报》(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上。报道称,实验结果“可能对如何以快速有效的方式对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化学快报》由瑞士学术期刊出版商Springer出版。官网资料显示,2020年其影响因子为9.027,近五年影响因子为8.216。总体来说,该期刊可信度较高。
虽然没有明确点出该论文的题目,《耶路撒冷邮报》采访了这篇文章的两位合作者——摩西·埃纳特(Moshe Einat)教授和加比·格尔利茨(Gabi Gerlitz)博士。
在科研交流网站研究门(Researchgate)上分别搜索Moshe Einat和Gabi Gerlitz,发现二人曾于今年8月合作发表一篇题为《冠状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对W-波段回旋管的短脉冲辐射敏感》(Corona and polio viruses are sentisive to short pulses of W-band gyroton radiation)的论文。该论文的其他作者亦来自阿里埃勒大学。
该论文称,研究团队使用输出功率约为10千瓦的95GHz回旋管,对实验室人工培育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冠状病毒229E进行辐照。基于扫描显微镜成像分析,95GHz射线通过集中高温来破坏病毒包膜、改变病毒形态。
论文结果显示,在照射2秒后,两种病毒的失活率均呈现“指数性”增加。脊髓灰质炎病毒减少了约99.375%,229E冠状病毒减少了约99.98%——而0.02%非常接近人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小剂量。
这一结果看起来似乎非常振奋人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系出同源,但该研究中所人工培育的229E冠状病毒同我们所熟知的造成今天疫情的“新冠病毒”却大相径庭——换句话说,此“冠”非彼“冠”。
《病毒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Virology)第四版指出,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7种人类可感染的冠状病毒。而229E冠状病毒则是整个“家族”中历史最悠久的,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为人所知。
2016年发表在期刊《微生物学趋势》(Trends in Microbi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229E冠状病毒通常只会造成头痛、发烧、咳嗽等轻微症状,潜伏在2-5天左右,除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外,一般不会造成严重肺炎,更不用提极低的致死率。
因此,尽管阿里埃勒大学的团队提出了该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即对今天一直困扰着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灭活和消毒,但是原研究的实验对象并非当前的“新冠病毒”本身,也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该团队对“新冠病毒”进行了类似实验。
研究团队指出,比起紫外线,使用95GHz射线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更加安全且有效,这一技术也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或暴露在病原体中。未来,这项技术可能应用于污水消毒领域。但是,文章也指出,由于能量密集,95GHz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部分材质可能无法承受。正如埃纳特在接受《耶路撒冷邮报》采访时所说,目前95GHz还不能用于杀死人体内病毒。
综上所述,《耶路撒冷邮报》对95GHz射线能够杀死当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是对阿里埃勒大学团队研究的误读。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95GHz射线辐照2秒能够杀死附着在物品表面约99.98%的229E冠状病毒。但是,没有证据显示,95GHz在当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上有同等效果。此外,95GHz的应用仅局限于对物品表面和污水进行消毒,暂时不能用于对人体内病毒进行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