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航天零部件是如何“打印”出来的?来这家增材制造车间看看

2021-12-01 09:43     来源:中国日报网     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束熔化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大跨步前进,宇航发射任务逐年递增,为了在人员不变、任务量翻番的条件下满足新阶段生产需求,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以3D打印技术为切入点,深化技术应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展开一场生动实践。

走进7103厂的厂房,和传统制造厂机器轰鸣的生产景象不同,这里噪音很小、地板格外洁净,一台台设备整齐列装,设备内激光飞舞扫描,一层一层铺叠出产品的真容,一件3D打印的宇航级产品随即诞生。

目前,在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一件整流栅,生产流程从原先的19个缩短至3个,生产周期从20天缩短为2天,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

“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方法相比,设计灵活、研制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7103厂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杨欢庆介绍,2016年长征五号首飞成功,7103厂的3D打印产品随长五亮相太空,首次在宇航发射任务中实现飞行应用。

随后,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中,7103厂的3D打印产品出现次数越来越多、承担任务越来越重。

为了满足航天液体动力领域的生产需求,7103厂以3D打印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和激光熔覆沉积成形技术为主导,创新优化设计,后处理工艺及质量检测评价展开系统研究,掌握了20余项关键技术,初步构成增材制造应用研究全流程技术体系。

目前,7103厂主要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新研型号研制,重点解决“急、难、险、重、新”的零部组件研制问题,同时承担成熟发动机型号复杂异形构件研制及批产。

截至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在40多个型号240余种典型产品中得到使用,产品先后成功参与50余次发射和飞行试验,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我国开展的新一代航天装备研制难度大、性能要求高、研制周期紧。”杨欢庆认为,随着航天发动机设计性能的提升,宇航产品越发复杂精细,3D打印技术可以从根本层面突破传统制造的技术局限,把图纸设想变为现实。

面向未来发展,7103厂与高校合作,计划培养一批智能制造领域专业人才,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后与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组建联合实验室,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培养育人基地,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该厂预计在未来2年内建成100台金属增材设备规模的“云端制造”智慧工厂,承担起更重大的研发生产任务。



推荐阅读

激光辅助增材制造获得空间异质结构高强钢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研究员毕贵军联合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激光辅助增材制造获得空间异质结构高强钢。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机床与制造》。 2021-12-17

洞悉电子束3D打印铜的别有洞天

随着3D打印从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走向更广阔的民用市场,铝合金、不锈钢、铜合金将逐渐占主导。其中根据3D科学谷全球战略合作伙伴AMPower预测,铜合金的年增长率将达到46.6%。 2021-12-13

电子束熔化成型EBM是新型3D打印技术 未来应用前景良好

电子束熔化成型(EBM),是3D打印技术的一种,是按照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在设备工作舱内利用高能电子束产生的高密度能量使金属粉末熔融并相互融合,冷却后凝固形成特定形状的快速成型技术。 2021-12-13

医用增材制造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建设进展介绍

根据中国医药报,当新技术应用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中时,要关注因新技术引发的新风险,应用标准的方法来评估风险、评价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尽可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消除风险。保障新技术的安全应用至关重要。 2021-12-06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后续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在2022年继续共同资助合作交流项目。 2021-12-03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