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辐照是指通过让食品经受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以破坏致病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或蛋白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辐照是不是安全,取决于整个过程会不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以及辐射残留。
之前的研究发现,在辐照食品中,有一种由脂肪酸衍生的副产物名为2-烷基环丁酮,被怀疑它有可能使细胞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癌症。但最新研究表明,食品辐照是安全的。因为,辐照源主要有两种:放射性元素(例如钴60)和电子束。
钴60是一种同位素,能发射γ射线;电子束则是一种基于电子的辐射源。钴60的辐射剂量率较低,因而辐射时间较长,要花好几分钟。电子束强度比较大,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率,只要几秒钟就能起作用。
所以食品辐照,可以采用电子束作为辐射源。同时,目前辐照在农产品进口行业已经很普遍。
在进口农产品时,需要进行辐照,确保消灭害虫和生物入侵。同时也可以用辐照控制蔬菜发芽及成熟的进程。
对肉类食品进行辐照处理时,通常使用巴氏消毒法,它可用于杀灭大肠杆菌或沙门菌这样的微生物。讲到这里,很多人应该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辐照是万能的吗?辐照可能对病毒作用不强,而且无法兼顾流通环节。
研究表明,辐照并不是对所有病毒都敏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病毒一般出现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合格的生产企业,都有严格的卫生条件。
但是在食品供应链中就难说了。运输过程以及从业人员的不确定性,都会导致食品沾染病毒。即使生产过程按照严格的灭菌规程操作,也无济于事。
同时,一些高脂食品并不适合进行辐照处理,辐照会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异味。
辐照因此也不是适合食品领域的所有灭菌要求。
所以,不要指望一种消毒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建立完善安全的食品流通体系,监管并举,打击违法才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