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及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PET-CT中心承办的“第四届肿瘤分子影像精准诊疗与新技术论坛暨PET/CT肿瘤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于2019年7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教授担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PET-CT中心主任吴宁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有: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影像中心主任田嘉禾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铁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全军分子影像与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汪静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李方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长庚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张永学教授,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徐白萱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兼PET与分子影像学组组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核医学科主任、PET/CT-MRI中心主任徐浩教授,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北京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MR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辛军教授,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副处长朱朝晖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大数据与脑机智能高精尖中心郭炳晖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陈盛祖研究员,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吉刚教授,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郑容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及PET-CT中心耿建华研究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教育处副处长王雪鹃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张燕燕教授、核医学科主任张卫方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艾林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核医学科赵文锐教授、核医学科主任梁英魁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核医学科主任冯慧茹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PET-CT中心张雯杰、刘瑛副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专家、同仁参与了本次会议。
“第四届肿瘤分子影像精准诊疗与新技术论坛”于7月13日上午在北京人卫酒店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院士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认为目前核医学与PET-CT虽然科室规模小,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需要领导层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对学科的发展,赫捷院士也给予了很大的期许。他认为分子影像发展至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望相关领域的各位大咖加强合作,争取立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铁教授代表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致辞,提出近十年PET-CT发展迅速,尤其是地市级装机量明显增加,相应的核医学人才培养也应及时跟上,学会已组织多次全国巡讲,像此次论坛的课程设置就非常贴近临床需要,建议下届论坛进一步加强在全国范围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清华大学北京长庚医院何作祥教授代表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致辞,呼吁大家加深合作,尤其是跨学科与工科的合作,强强联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第四届肿瘤分子影像精准诊疗与新技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了祝贺。
大会执行主席吴宁教授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同道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会议情况。在国家癌症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领导的关怀和扶持下,在分子影像及相关领域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肿瘤分子影像精准诊疗与新技术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本届论坛内容涵盖了神经、呼吸、消化、泌尿生殖、淋巴造血等多个系统;不仅有分子影像技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PET/MR在神经及体部肿瘤的应用体会分享以及接轨2019年北美核医学年会的核医学精准诊疗进展,还重点针对人工智能与肿瘤分子影像、肿瘤免疫治疗与影像学评价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希望能延续往届精彩,让前来参会的各位同道不虚此行。赫捷院长和部分专家及参会同道一起合影留念。
在学术部分,各位专家分别就精准定量医学影像技术新进展(田嘉禾教授);多模态多参数分子影像检测脑肿瘤术后残留与复发(张永学教授);基于PET/CT的影像组学在肺癌中的初步应用(吴宁教授);北京协和核医学转化医学进展(李方教授);多分子探针PET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应用(徐白萱教授);肝胆胰肿瘤PET诊断新进展(霍力教授);PET/CT与精准放疗(郑容教授);核医学精准诊疗新技术进展(朱朝晖教授);PET/CT中的辐射剂量与放射防护(耿建华研究员);淋巴瘤免疫治疗后的PET评估(王雪鹃教授);PET/CT在肾癌及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张雯杰副教授);分子影像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研究(汪静教授);医学影像技术在实体瘤疗效评估进展(徐浩教授);一体化TOF-PET/MR体部临床应用进展(辛军教授);人工智能在影像基因组学中的应用(郭炳晖研究员);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刘瑛副教授);肺癌免疫治疗后的PET/CT评价(陶秀丽博士)等主题做了专题讲座。
除了专题讲座以外,会议第一天还安排了国家继教培训班课程,包含由青年医生精心准备的6个不同主题的病例分享解析与3个疑难病例讨论,还有7个分子影像技术类应用及进展,涵盖了影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PET/CT及一体化TOF-PET/MR新技术进展、PET新型正电子示踪剂进展及PET VCAR精准定量技术等,并分批次组织了学员进入科室实地参观和PET/CT新技术应用演示。
虽然是周五工作日时间,会场依旧人气满满。台上台下频频互动,学术讨论气氛热烈。学员们均反馈这些贴地气的病例总结归纳和技术讲解对临床及科研工作大有裨益。
本次论坛延续往届,立足于分子影像技术的规范化临床应用,同时加重对多模态分子影像进展的介绍和对免疫治疗影像评价的探讨。内容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再次为分子影像领域的广大工作者献上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