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冷链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新的途径。国内外的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可以在冷冻环境下长期存活。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从国外输入到国内成为一个新的转播途径,给国内“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防控形势带来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进口冷链食品带来的风险,国内从事辐照技术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行动起来,探索将辐照技术应用于口岸冷链食品的消毒处理中,开展了新冠病毒灭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本次交流活动中,浙江大学叶庆富教授做了《冷链食品中新冠病毒辐照灭活技术研究与工艺研发》报告,清华大学何仕均副教授(中广核达胜叶启捷总监代讲)分享了《低能电子束杀灭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新冠病毒》成果,吉林大学单亚明教授介绍了《病毒辐照灭活过程中生物指示剂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同辐辐照研发中心王宏伟主任讲解了《冷链食品内外包装新冠病毒辐照灭活工艺研究》报告。与会专家从新冠病毒最低有效灭活剂量、辐照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和辐照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会上,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周启甫副主任表示,国内多家单位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病毒辐射灭活技术的研究,各有特色,取得了有价值的结论,对推动辐照技术在新冠病毒消毒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哈益明研究员认为,会议报告揭示了新冠病毒的辐射敏感性,为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与会专家对各家机构开展的开创性、基础性研究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随后,由中国同辐公司牵头起草的《冷链食品内外包装新冠病毒辐照灭活工艺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启动,起草组组长中国同辐辐照事业部尹玉吉总经理表示,将充分吸收和借鉴本次研讨会的成果,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使用范围,尽快完成编制并推动辐照技术在口岸物流消毒中的应用。
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郭丽莉秘书长指出,“新冠病毒辐照消毒,将是继2020年开展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之后,再次成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