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首台国产乳腺PET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正式使用。该PET由中科院高能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各项性能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
轴向FOV为12.8mm,足够满足几乎所有女性一次完成全乳成像;
空间分辨率1.38mm,大幅提高乳腺癌早期微小病灶的检测能力。
PEMi-I(来自官网)
01 为什么需要乳腺PET?
乳腺癌发病率长期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堪称女性第一杀手。尤其在我国,大部分女性为致密性乳腺,而致密性乳腺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比非致密性高4-6倍。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乳腺癌早期治疗生存率极高。根据北京肿瘤医院随访数据显示:I-II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为95%和83%,十年生存率为87%和67%,II期以后生存率大幅下降。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目前,乳腺影像检查一般采用超声、乳腺X线(钼靶)及磁共振,各有明显的优缺点:
1)超声,因无创无辐射,对乳腺组织分辨率高,鉴别囊、实性改变准确率高,是目前乳腺筛查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超声主观性强,极大依赖医生水平,易遗漏小于1cm的病灶,尤其对乳腺腺体内的微小钙化检出率低。
乳腺超声
2)钼靶,目前对乳腺钙化最敏感的技术,对微小钙化的检出率达95%以上,对大乳腺和脂肪性乳腺病变检出率高。不过,钼靶对于接近胸壁和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容易漏诊。此外,因其放射性,在我国40岁以下者无高危因素或临床指征,不建议优先选择钼靶。
乳腺X线
3)磁共振,目前公认的对浸润性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腺磁共振对于乳腺的诊断准确性在98%以上,但乳腺癌特异性低,导致假阳性率可能比较高。
乳腺磁共振
与超声、钼靶、核磁等结构成像相比,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是功能成像,能从功能代谢的层面鉴别良恶性肿瘤,是对常规检测方式的很好补充。
PET的成像基础是正电子湮灭,其原理是把具有正电子发射的同位素示踪剂(F-18FDG)注入人体,人体内的异常组织(如恶性肿瘤)对药物的吸收量高于正常组织,因此发射出的γ射线要多于正常组织。药物发射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电子湮没产生一对γ光子,被探测器记录并储存下来,然后重建生成示踪剂在人体的分布图,以确定异常病灶的存在。需要说明的是,放射性核素其实对人体的伤害很小,因为很快就能从人体排出。
然而,全身PET通常用于大视野通用成像,其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不适合乳腺微小肿瘤的检查和定位,对于乳腺诊断,在尚未确诊乳腺癌时,全身PET意义不大,需要乳腺专用PET。
02 乳腺专用PET
乳腺专用PET,其成像原理与全身PET相同,适合普通人群和乳腺癌高危人群早期检测,仅凭乳腺PET检查即可达到极佳的定阴效果;也适合常规检测手段未发现病灶或已发现病灶但良恶性难以鉴别的情况,乳腺PET可以发现极早期微小病灶并明确定性。
在乳腺PET领域,国际上有日本岛津ElmammoPET和西班牙OncovisionMAMMIPET,我国中科院高能所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乳腺专用PET:PEM。
PEM来自科技部863支持项目:乳腺专用PET。2009年通过完成样机验收并开始临床实验,2015年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0年于天津市肿瘤医院正式正式临床应用。目前,PEM已升级至PEMi-I,具有超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并反映更多病变细节:
1)采用专用小环设计,极大更加设备检测的灵敏度。探测器采用尺寸为1.9mm×1.9mm×15mm的LYSO晶体,可检测到小于2mm的肿瘤病灶。此外,径向FOV高达12.8mm,足够满足几乎所有女性一次完成全乳成像;
2)采用环形探测器,一次性快速采集可实现真正三维立体成像,无死角全方位的发现肿瘤病灶,降低漏诊率。
3)能实现单侧乳腺5分钟快速扫描,双侧乳腺不超过20分钟。较全身PET减少了2/3的示踪剂量。
乳腺PET和超声、钼靶对比
临床评价
根据临床试验合作医院的研究:PEMi对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叶状肿瘤及其他特殊类型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钼靶、超声高,PEMi还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对于乳腺小癌症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将PEMi与钼靶、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乳腺癌,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达98.8%),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