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核安全观,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水中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及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统筹构建东北地区立体化监测网络体系,2021年5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在辽宁省大连市组织开展了水中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应急监测)技术交流活动,来自生态环境部松辽流域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东北三省、山东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中船七六〇研究所等11家单位的24名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以线下交流为主、线上交流为辅,通过应急监测调度平台视频连线,实现交流活动同频同步,充分调动了参与单位的积极性。生态环境部松辽流域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四川省核与辐射监测中心站、中船七六〇研究所分别围绕本单位关于水中核素监测或常规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线下线上充分交流,展示了技术成果,促进了业务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参加人员表示,此次活动对推进水中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能力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交流活动进行了充分肯定与赞扬。
东北监督站主要负责同志指出,关于水中放射性核素的连续监测能力建设,于2019年就已筹划部署,东北监督站开展了赴北京、甘肃、四川等地相关工作调研,为后续水体连续监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做了充分准备。此次技术交流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是信息共享、经验分享,各单位展现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交流了关切的技术问题,分享了有益的成功经验;二是拓展思路、发散思维,拓宽各单位视野,规避“闭门造车”的情况,促进思想碰撞,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思维;三是集思广益、聚焦目标,各单位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研究推动对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连续监测及对近岸和管辖海域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的开发与应用;四是迎难而上、创新实践,当前水中放射性核素的监测工作存在缺少规范标准、研发的连续监测设备仍有功能缺陷、监测数据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需要发挥各单位技术优势,创新发展,争取尽早形成具体工作成果,在较短周期内形成水中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能力。后续,东北监督站将积极促进相关技术与良好实践的全面推广和经验反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组成专班攻克技术难题,尽快填补水中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的能力短板,推动构建东北地区立体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切实保障东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
广西顺利完成海域辐射环境预警监测自动采样设备投放
持续推进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