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科学家利用粒子加速器发现蛋白质的基本调控机制

2021-05-07 16:45          粒子加速器 核分析技术

蛋白质在每个活生物体的细胞中发挥着广泛的功能,几乎在每个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运行我们的新陈代谢,控制细胞信号传导并负责能量产生,而且作为抗体,它们还是我们免疫系统与冠状病毒等人类病原体作斗争的一线工作者。鉴于这些重要的职责,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活性就不足为奇了。


 

有许多化学开关可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控制蛋白质的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压力。这些开关的生化结构和操作模式被认为是很好理解的。因此,哥廷根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但直到现在仍被忽略的开/关开关,它似乎是生命所有领域蛋白质中普遍存在的调节元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研究了人类淋病奈瑟菌中一种引起淋病的蛋白,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亿病例。该疾病通常用抗生素治疗,但是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率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确定新的治疗方法,他们研究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机理,该蛋白质是病原体碳代谢的关键因素。出人意料的是,可以通过氧化和还原来打开和关闭蛋白质(称为“氧化还原开关”)。

科学家怀疑这是由两个半胱氨酸氨基酸之间形成的常见且公认的“二硫键”引起的。当他们在德国汉堡的DESY粒子加速器上以“开”和“关”状态破译蛋白质的X射线结构时,他们受到了更大的惊喜。开关的化学性质是完全未知的:它是在赖氨酸和具有桥连氧原子的半胱氨酸氨基酸之间形成的。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负责这项研究的Kai Tittmann教授回忆起第一次看到这种新型开关的结构时说道。“我们最初认为这一定是人为形成的,是实验过程的副产物,因为这种化学实体是未知的。” 然而,多次重复的实验总是给出相同的结果,并且对蛋白质结构数据库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还有许多其他蛋白质很可能拥有此开关,由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的分辨率不足,显然逃避了更早的检测可以肯定地检测到它。

研究人员承认,好运就在他们身边,因为他们测量的晶体允许以极高的分辨率确定蛋白质的结构,这意味着不会错过新的选择。

“ 高质量蛋白质晶体的广泛筛选确实取得了回报,我再开心不过了。”

——论文第一作者玛丽·文森(Marie Wensien)

研究人员认为,新型蛋白质转换的发现将以多种方式影响生命科学,例如在蛋白质设计领域。它还将为医疗应用和药物设计开辟新途径。已知许多在严重疾病中已确立作用的人类蛋白质受氧化还原控制,新发现的开关也可能在调节其生物学功能中发挥核心作用。



推荐阅读

ALICE发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粲强子化有所不同

由ALICE合作进行的新测量显示,在质子-质子碰撞中,粲夸克形成强子的方式与基于电子对撞机测量的预期大相径庭。 2021-06-11

破裂物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团队等离子体破裂物理课题组在破裂物理、逃逸电子和破裂预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uclear Fusion、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等上。 2021-06-10

中子衍射研究:一种新的自旋结构及巨压磁效应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03组团队,在Fe掺杂的MnNiGe合金中,利用中子衍射手段,首次解析出了无公度圆锥螺旋磁结构,并利用此磁结构关联的晶格畸变和织构效应获得了巨大负热膨胀 2021-06-10

近代物理所研究者指出近年报道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现象或被高估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美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例电子俘获核激发(NEEC)现象,因受复杂γ(伽马)本底影响,测量的激发几率可能被显著高估。该研究推荐利用次级束流装置在低γ本底环境下获得更可靠的实验结果。相关研究于6月2日发表在《Nature》的“Matters Arising”栏目上。 2021-06-08

中国散裂中子源初期核数据实验结果引人注目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于2018年建成。CSNS的反角白光中子实验装置(或反角白光中子源,简称Back-n)是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其综合性能处于国际同类装置的前列,尤其是其距中子产生靶等距离的中子流强是国际上最高的,覆盖能区范围和中子飞行时间测量的分辨率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021-06-0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