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品营养与功能团队,在甜樱桃果实的采后富集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阐明了短波紫外线处理采后甜樱桃果实,使其营养功能提高、同时口感更好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发表于《采后生物与技术(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采后短波紫外线处理诱导甜樱桃果实类黄酮和花色苷积累的分子机制示意图。(图片由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提供)
团队首席、中国农科院郑果所研究员焦中高介绍,甜樱桃果实富含类黄酮和花色苷等高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功能,有利于人体健康。短波紫外线是一种简单、安全、无污染的水果采后处理方法,采后果实经其处理,不仅有助于延缓衰老软化,保持品质,而且对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富集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团队综合利用代谢组学和荧光定量方法,比较分析了采后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处理甜樱桃果实苯丙烷和类黄酮代谢途径各物质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采后短波紫外线处理甜樱桃果实主要通过上调PAL, C4H, 4CL, CHI, ANS, DFR,UFGT基因表达,增强PAL和C4H酶活性,从而促进果实类黄酮和花色苷合成与积累、提高果实营养价值,这阐明了短波紫外线处理甜樱桃促进类黄酮和花色苷积累的分子机制;团队还对短波紫外线处理采后甜樱桃果实优化其糖酸比和可溶固形物等与口感相关指标做了研究。该项研究为采后果实生物活性成分的富集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