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辐照食物的辐照,是指用伽马射线、X光或者高能电子束去处理食物。辐照技术能有效杀灭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保持食品品质的杀菌手段。
2. 被“辐照”过的食物,本身的营养并没有被破坏,也不会损害人体。公众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点挺遗憾的。
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营养、风味口感,缺一不可。其中最最基本的,就是保证食品的安全。毕竟,入口的东西,口味、营养都可以商量,但绝不能吃坏了肚子或是吃出什么健康问题来。
而杀灭细菌和寄生虫,无疑是食品安全中最核心的要求。用火把食物“做熟”实现了杀菌,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即便到了今天,高温加热依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食品安全措施。
但是这种手段并不“完美”,比如说加热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水果、海鲜等一些食物高温加热之后,风味口感会明显下降。
于是,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非热加工”技术。试图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能兼顾口味和营养。而在技术层面,辐照是最成熟的一种保持食品品质的杀菌手段。
辐照食品是怎么回事
食物的辐照,是指用伽马射线、X光或者高能电子束去处理食物。它们都是高能电磁波,穿透力很强。
这些射线可以穿透食物到达食物内部,破坏细胞中的DNA。保障食品安全,它们有以下几种作用方式:
1. 细菌的DNA被破坏,也就失去了复制能力,无法增殖。
2. 食物中的其他生物体(比如寄生虫、蛀虫等等),因为辐照而失去繁殖能力,也就不会长起来。
3. 对于可能发芽的食物,比如粮食、土豆、大蒜等等,会因为DNA被破坏而失去发芽能力。
4. 蔬菜水果采收之后,生理活动继续进行而导致“后熟”。辐照可以抑制这种过程,延长它们的保存时间。
不必担心辐照食品有危害
对于任何新的食品加工技术,人们首先关注它的安全性。而辐照食品所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光是名字就让消费者害怕。
其实,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食物中天然存在着有一定的放射性。我们之所以不去关注,是因为放射性的量非常小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辐照食品的过程中,食物并不与放射源接触,也就不会被放射源污染。
再加上辐射强度是被严格控制的,即使是经过操作范围内的最高强度处理,食物得到的放射性,大约也只有天然放射性的二十万分之一。
辐照处理食物的技术专利在1905年就出现了。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各国进行了几百项实验去验证它的安全,都没有发现它能增加安全风险。
有的初步研究显示了一些“可能的危害”,但是被发现实验设计上有缺陷,其它研究机构在纠正了那些实验设计缺陷之后,那些“可能的危害”就消失了。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伽马射线,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或者铯137产生。这种辐照的方式,也被证明是安全的。
辐照对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
任何一种食物加工过程,对营养都会有一定的破坏。辐照对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主要的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对矿物质、多数维生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影响也不算很大;对于维生素B1、C、A和E的影响大一些,不过也并不比加热导致的损失更大。
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原子能机构的联合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的结论是:辐照食品对营养的影响,不会达到对个人或者人群有负面影响的程度。
技术成熟,但远远未被消费者接受
在技术上,辐照食品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并不高。从监管上,世界上40多个国家都批准了辐照用于处理多种食品。
比如中国早就批准了辐照用于处理:熟畜禽肉类、花粉、干果果脯类、香辛料类、新鲜水果蔬菜类、猪肉、冷冻包装畜禽肉类、豆类谷类及其制品等八大类食品。
但是,它的实际应用其实并不多,每年世界上用辐照处理的食品总量只有几十万吨,相对于全球每年的食品总产量,这个量实在是很少。
主要的障碍来自于消费者的抵触。出于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法规要求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必须进行标注,而“辐照”二字,足以吓退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市场上,只要有一部分消费者抵触,商家就会倾向于避免使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早已成熟的辐照技术,可以保障安全的同时,也兼顾食物的营养和口味,各位完全不必“谈辐射色变”。
辐照食物的技术,让我们能吃到保质保量、美味营养的食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好味。这不就是科技发展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