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右一)指导检测工作。 (资料图)兰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供图
甘肃是高原夏菜和中药材重要产区,要扩大出口范围,还需要溯源到底,加强基层农药残留检测能力,在监管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重点解决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24日表示。
上个世纪90年代,庞国芳和团队到西北考察发现,由于蜂蜜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遭遇出口难题。退休后的他被兰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的检测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所吸引,再次来到兰州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甘肃出口贸易。
为促进检验检测技术和科研创新发展,兰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与庞国芳合作,于2019年8月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兰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院长邱国玉说,研究院先后配备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等各类仪器设备920余台,今年3月取得辐照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并新增化妆品、饮用水、食品等方面929个参数检验检测能力,每年的食品药品检验能力达到3万批次以上,目前已累计取得七大领域11031个产品和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
高通量非靶向筛查技术和三元融合信息技术是庞国芳团队多年积累的研发成果。庞国芳说,高通量非靶向筛查技术基于高分辨质谱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的高速度、高通量筛查,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的基础上,三元融合信息技术实现将分析检测技术与数据信息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有效结合,实现在电子地图上掌握农药残留信息可视化追溯,探索了农药残留检测大数据应用的新模式。
为完善农药残留全面风险监控计划,兰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与庞国芳合作制定了高原夏菜农药残留全面风险监测构建农药残留基础数据库专项及甘肃省中药材农药残留风险监测构建农药残留基础数据库专项的中长期计划。
根据计划,监控甘肃省范围不少于30种常用果蔬品种,不少于800种世界常用农药的残留水平,5年累计样品监测量不少于5万批次,全面建成农药残留基础数据库。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开展一年时间,截至2020年10月,技术人员对高通量非靶向技术的学习掌握、三元融合信息技术的安装调试、2020年度2000批高原夏菜样品的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
采用技术手段,对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农药残留情况进行风险监测,最终建立中药中1000多种农药残留量的高通量检验检测技术,中药采集地覆盖全国,针对更多农药品种(不少于800种)和中药材品种(不少于60种),5年累计样品监测量不少于2万批次,建成农药残留基础数据库。
邱国玉说,利用该院士专家团队在食品中农药残留、化学污染物高通量侦测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学术和研究水平以及研究成果优势互补,开展农兽药在人体中的残留量及代谢产物分析,中药材中农药及外源性污染物的检测及应用研究,食用农产品(高原夏菜)中农药及外源性污染物高通量侦测技术开发与应用,三项科研的成果将为甘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产品食品安全领域的共治、共享。
3秒钟实现冻融肉鉴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融合食品组学和质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