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动力核技术:万亿蓝海待开启
对标海外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市场存在十倍空间。国际上核技术应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美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年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约为4%~5%,2009年非动力核技术产值便达到6000 亿美元。日本和欧洲所占比例为2%~3%,全世界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规模近万亿美元。目前,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尚处于初期阶段,仅在辐射改性高分子材料和辐射消毒灭菌等领域较为成熟。年产值仅100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也就大约占整个国家GDP的0.3%,对标海外还有10倍的发展空间。
四维度助推中国核技术应用发展。非动力核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食品、环保等多个行业。我们研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核技术应用产业的迅猛发展史,发现有四个最主要的特点:1、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2、产业不断受时代主导行业带动。3、技术主导产业发展。4、资本整合推动产业发展。类比海外,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核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四个:1、军民融合的大环境和政策催化。2、医疗、健康食品、环保、新材料等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升级和需求增长。3、国内核技术研发的不断发展。4、相关上市公司的资本整合。
海外企业发展成熟,国内呈现寡头垄断。由于美日欧相关的核技术市场发展时间较长,技术较为成熟,也诞生了一批规模较大、历史较为悠久、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如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比利时IBA公司、美国“施洁国际”公司,这些公司在医疗、食品等领域有非常成功的产品。国内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相应的业务,A股上市公司中我们重点推荐是东诚药业(002675):公司通过并购核药公司,打造核药A股上市公司核心标的,公司利用核药房的建设优势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未来将享受行业高增速。A股其他受益标的为中广核技(000881):公司在重组之后,其实际控制人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旗下的两家公司在国内加速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在国内高分子材料改性市场中也有重要地位。
催化剂:核技术在国内突破,非动力核技术新品推出
核心风险:政策落地缓慢,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1
万亿蓝海静待耕耘
1.1对标美日欧中国的核技术市场还有十倍空间
核技术的应用在进入21世纪之后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和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50个国家在进行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尤其在美国、日本和欧洲,核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核技术的应用大致分为动力核技术和非动力核技术两类。动力核技术指的是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本报告更加关注的是非动力核技术,从食品消毒灭菌到轮胎预硫化,从污水处理到材料改性,从加速器到安检仪,从放射诊疗到工业检测……这些都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领域。
国际上核技术应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美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年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约为4%~5%,2009年非动力核技术产值便达到6000亿美元。日本和欧洲所占比例为2%~3%,全世界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规模近万亿美元,其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远大于核电。目前,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尚处于初期阶段,仅在辐射改性高分子材料和辐射消毒灭菌等领域较为成熟。年产值也就100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也就大约占整个国家GDP的0.3%,对标海外还有10倍的发展空间。
1.2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广泛,优势独特
整体而言,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可以分为化工、医疗、食品、环保几个大类:
1.2.1.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于化工产业
辐射化工是利用电离辐射作用于物质产生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交联、聚合、接枝、固化、降解等)来实现材料改性的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它与常规加工技术(热加工、光加工、化学加工等)比较最主要的优点有:不用添加引发剂或催化剂,能在常温甚至低温下发生反应,可合成或制备用常法难以获得的高性能特殊材料。
就技术而言,又可以细分为辐射交联技术、辐射聚合接枝技术、辐射固化技术、辐射降解技术等等,其中辐射交联技术是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辐射交联技术用途广泛,市场规模大。学理上是指经电离辐射(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照射高聚物时,生成高分子自由基并互相结合形成交联键的过程。它无须添加交联剂,在室温下即可实现交联反应,通过控制吸收剂量即可控制交联密度。辐射交联后的材料提高了电绝缘性、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耐腐蚀性、阻燃性等。目前,全球辐射交联技术的主要产品有电线电缆、热收缩制品、汽车轮胎、聚烯烃发泡材料、表面涂层固化、高分子PTC器件等。这几类主导型产品约占辐射化工年总产值的95%以上。即经电离辐射(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照射高聚物时,生成高分子自由基并互相结合形成交联键的过程。它无须添加交联剂,在室温下即可实现交联反应,通过控制吸收剂量即可控制交联密度。辐射交联后的材料提高了电绝缘性、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耐腐蚀性、阻燃性等。辐射交联技术的应用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正在培育和形成之中,如橡胶硫化制品、SiC纤维以及胶乳硫化等。
辐射聚合、辐射接枝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但在新材料合成与材料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性乳胶、离子交换膜是其中代表性的产品,特别是由辐射乳液聚合获得的水性乳胶,质纯性优,没有残存易挥发有机物,更符合环保要求。用水性乳胶调制的乳胶漆,水性家具漆、地板漆等是名符其实的环保涂料。目前这类产品尚处于产业化前期。
辐射固化是利用低能电子束(EB)或紫外光(UV)照射液体低聚物涂层(膜)使其快速固化的技术。EB固化具有室温固化、节能高效、零污染、涂层不畸变等优点,主要加工大、厚、重的物件,与EB固化相比UV固化有投资少,成本低等竞争优势,适合加工小、薄、轻的物件。两种技术路线构成互补,已经在海外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辐射降解技术,主要用于对天然高聚物和废塑料、橡胶的再利用,由于辐照剂量大,成本高,目前产业化前景尚不明朗。
1.2.2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于医疗产业
医学是核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全世界生产的放射性核素中,约有80%以上用于医学。将核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形成了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核医学。
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体内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及诊断用药盒)、体内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和体外分析(放射性免疫分析等)。核素药物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疾病诊断方面,核医学用于骨骼显像、心脏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显像、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肾动态显像、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诊断等,是诊断及指导治疗心、脑、肿瘤三大疑难疾病的最佳手段之一。其所依靠的现象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并利用锝[Tc-99M]标记系列单光子药和以氟[F-18]-FDG为代表的正电子药物的放射性,结合CT核磁共振图像融合对病灶进行准确的医学显像。
在疾病治疗方面,经典的核素药物主要应用于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骨转移引发的骨痛等治疗领域。近年来,镥[Lu-177]、钇[Y-90]、镭[Ra-223]等性质优良的放射性同位素日益频繁地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正在为改善国民卫生保健做出显著贡献。伴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不断深入,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肿瘤生物导向治疗(放射免疫治疗)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未来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ansparency的预测,2018年全球核医学市场规模将达到600 亿美元,其中核素药物的市场将达到13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医药细分领域之一。诊断放射性药物市场呈指数型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到2030年放射性药物市场有望达到2400亿美元,其中核素药物市场将达到850亿美元。
公司属于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的医药制造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行业市场总量将逐年增长。
2013年我国核医药市场规模约为24亿元,2016年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预期我国核医药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左右,两倍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届时,公司将受益于核医药行业高增速红利,公司的核医药业务板块有望获得爆发式增长。
我国的核素药物市场饱和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呈现出一片蓝海景象,因为无论是核素药物的人均支出还是核医药设备的人均保有量都远低于美国。我国的人均核素药物支出从2012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8亿元,增幅达到56%,但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19;我国每百万人口PET/CT拥有量从2012年的0.1台增加到2016年的0.7台,增幅达到600%,但人均保有量也仅为美国的1/6。由此可见我国核医药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1.2.3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于食品产业
辐照也可以用于食品的消毒灭菌。辐照灭菌无污染、无化学残留物;可大量减少化学灭菌工艺中清洗用水,提高经济效益。有的食品和药品不适合用其他方法来灭菌,这时辐照灭菌就派上用场了。例如中成药,高温灭菌可能会破坏药性,现在全国普遍采用辐照灭菌。除此以外,香料、调味料、狗粮、新鲜的肉类也可以用辐照的方式灭菌。我国一年约有40万吨的食品采用辐照灭菌的方式,但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美国是最早开展食品辐射保藏研究和应用的国家,从1984年起他们开始辐照香料、调味品和干蔬菜。美国人在佛罗里达州和衣阿华州建造了食品辐照用的大型电子束辐照设施(10MeV),在佛罗里达州研究以柑桔等果实为主要对象的灭菌、杀虫和害虫不孕化。1992年1月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宾第克塔公司的γ射线辐照设施开始运行,辐照过的草莓、柑桔类、西红柿、蘑菇等均在市场销售。1993年9月,辐照的家禽肉和飞禽肉也开始在市场销售。美国批准的辐照食品有:家禽肉、猪肉、马铃薯、小麦、面粉、香料和调味品、干蔬菜、万寿果、芒果、草莓、板栗、鳄梨、海枣、其它果实、酶制品。
1.2.4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于环保行业
核技术在环保行业的应用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监测,一个是治理。在监测领域常用的是核分析技术。核分析技术是在实验核物理和核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其特点是利用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效应、核谱学和核效应等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而在治理方面。电子束辐照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小,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处理复杂固体、液体、气体污染物等方面已完成工业示范及普及应用。
1.3 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核技术行业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16年上半年,国防科工局印发了《2016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加强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重点在放射性同位素,医用加速器、放疗设备研发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推动一批项目立项。《“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发展非动力核技术。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未来我国核技术应用的市场规模会进一步加大。
2
海外经验:军民融合促发展
自20世纪30年代第一台电子加速器诞生后,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核技术应用产业纷纷开始迈出发展的第一步。目前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核技术应用产业,而其中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起步最早、产业布局最完整、产业技术最领先。目前全球核技术应用产业规模远超过万亿美元。纵观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核技术应用产业的迅猛发展史,发现有以下特点:
① 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由于核技术研究门槛极高,所以其中许多技术最开始的突破都是源于政府主导的科研力量,而其最早研发的目的往往为军用。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例,辐射化工行业最早便是起源于特种军工装备材料的制备。而随着军用带动技术取得突破后,核技术的民用技术开始被挖掘,从而实现产业的突破发展。
② 产业不断受时代主导行业带动:核技术应用范围广,方向多,往往服务于其他产业。二战后,电力行业、通信行业、汽车行业和电器行业快速发展。在这个阶段,辐照处理的热缩材料、发泡材料、线缆、轮胎需求增长十分强劲,这迅速带动了辐射化工产业的发展。而在80年代后,电子产业的快速崛起。在此阶段,由于离子注入技术等核技术在半导体产业中具有重要价值,核技术产业又一次被强劲带动。可见,由于核技术应用场景广泛,因此常被时代主导行业带动发展,从而得以长久不衰地持续迅猛扩展。
③ 技术主导产业发展:由于核技术应用产业门槛高,技术依赖性强,因此技术往往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纵观发达国家的核技术产业发展史,许多在产业中颇具地位的公司都起源于实验室。例如比利时的IBA公司起源于UCL的粒子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而美国的Sterigenics公司最早起源于芝加哥 的Griffith 实验室。这些起源于实验室的公司往往拥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因此许多都得到快速成长,甚至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④ 资本整合推动产业发展:在核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之中,由于市场形势变化迅速,技术更新升级快,因此出现了频繁的资本整合。一方面许多大公司,如Tyco、GE、杜邦等收购小的核技术应用公司,和自己的主业相整合,提高自己主业的生产、竞争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核技术产业的热度和活力;另一方面,技术领先的核技术应用公司也通过整合迅速扩张,例如IBA近年来收购十几家美国相关公司,快速进行外延式扩展,迅速把技术优势扩展为规模、市场等全方位的产业优势,跻身产业巨头之列,同时促进完成产业的新陈代谢,推动产业发展。
类比海外,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核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四个:1、军民融合的大环境和政策催化。2、医疗、健康食品、环保、新材料等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升级和需求增长。3、国内核技术研发的不断发展。4、相关上市公司的资本整合。海外企业成熟,国内起步期出现寡头垄断企业
3
海外企业发展成熟,国内寡头垄断
3.1 海外公司发展成熟
VarianMedical systems公司——核技术治癌龙头
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成立于194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是全球领先的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诊断及治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作为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商,瓦里安提供以核技术为支撑的癌症治疗硬件设施与配套软件。公司员工超过6,200 名,每年拯救全球各地数百万人的生命。 公司业务覆盖五大洲,设有80 多处经营场所,在全球拥有超过 520 项有效专利。公司股票在纽交所上市交易。2016年全年公司收入达32亿美元。
公司1948年成立之初仅6名全职员工。成立之初,公司核技术应用产品多为实验室用途或军工用途,公司医疗工业部门开始较小。直至1968年,瓦里安推出 Clinac®4,这是第一款价格经济实惠,足以与钴辐照器相抗衡的医疗直线加速器。此产品线使得该公司的医疗业务首次扭亏为盈。也自此开始,公司主业开始向医疗方向倾斜,并逐步成为全球领先的放射诊疗解决方案商。
IBA公司——质子治疗的世界龙头
比利时IBA公司(Ion Beam Applications S.A.)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比利时新鲁汶。公司名称中文直译为“离子束应用公司”,从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加速器物理实验室起源,因此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科研传统。公司致力于癌症诊断和治疗技术,其在质子治疗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规模上来看,公司共有来自40 多个不同国家的1,200 多名雇员,2015年总收入达2.7 亿欧元,且近年一直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稳步高速增长。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向医学图像处理和放射治疗两方发展。而后,在维护公司多元化布局的前提下,逐渐将质子治疗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目前,公司近95%的营收来自质子治疗,其占据了其全球质子治疗领域近半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北美、亚洲市场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公司在业内成立时间并不算早,成立之初规模也较小。1986年成立之初仅有十几名员工。但是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成长潜力,公司在短时间内一举收购了美国的STERIGENICS、RDI、GQIFIC、SCANDITRONIX等多家公司,迅速完成了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成为业内公司发展的典范。
Sterigenics公司——世界最大的辐射消毒企业
总部位于美国奥克布鲁克的Sterigenics公司,中文名称“施洁国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外包消毒服务供应商,也是最大的辐射消毒企业。公司前身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芝加哥 Griffith 实验室。目前,公司在4大洲,13个国家里拥有44处设施。2015年,公司共营收5.6亿美元。
公司前身在20世纪70年代末,利用钴-60辐射设施,创造性地提出了“产品重叠”(Product Overlap)的经营概念,从而大大提高了收益成本效益,从而在业内快速成长,成长成为业内最大辐射消毒企业。目前公司立足于伽马辐照、环氧乙烷、电子束三类技术。以医疗器械、医药制品、食品和配料、包装材料消毒为主营,同时提供实验室测试、资讯、高级辐射处理等服务。
3.2 中国公司处于初创期,呈现寡头垄断局面
中广核能技术——中国核化工龙头
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广核集团全资控股的核技术开发应用、产业化经营企业,2011年于北京成立。公司旗下拥有中广核久源、深圳中广核沃尔辐照、中科海维、高新核材、俊尔新材和中广核达胜等子公司。其中中科海维与中广核达胜两公司在国内加速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高新核材在国内高分子材料改性市场中也有重要地位。可见公司整体实力较强,产业布局完整。2015年公司营收超过20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材料改性和加速器制造。
2015年末,上市公司大连国际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告,拟发行股份4.8 亿股,作价8.77 元/股购买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持有的7 家公司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广核核技术获得大连国际61.08%的股权,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连国际成为中广核技术在A股的上市平台。
中国同辐——全面的非动力核技术企业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 年,是由中核集团直属的同位素公司、原子能院下属的原子高科公司、核动力院下属的中核高通公司合并重组而成。公司以同位素制品、辐照加工等为主业,是中核集团下属八大产业板块之一。公司具有产品体系全的特点,在坚持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公司在核医学、工业放射源、辐照加工、射线仪器等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产品体系,拥有员工近2000人。
公司在核技术应用的几个细分领域有着较强的市场地位。在国内市场,公司核医药产品市场份额达到70%,放射源达到50%,辐射加工服务也超过5%。公司以迅猛的态势实现着进一步的增长。在“十二五”期间,公司五年累计净利润超过五亿元,每年收入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年均20%。
东诚药业——A股核药龙头标的
东诚药业设立时主要从事肝素钠原料药和硫酸软骨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3年,公司董事会制定了“原料药和制剂业务并重、内生式增长与外延性拓展共进,在制药领域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公司严格执行董事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横跨生化原料药、核医药和普通制剂(化药和中药)三个领域,并融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企业集团。
核医药板块是公司近年来着重打造的新兴战略发展平台。在核医药板块中,公司目前有云克药业、GMS、上海益泰医药三个子公司。2017年,公司拟筹划以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收购目前进展顺利。通过收购安迪科,东诚药业将完成单光子药物和正电子药物的全面覆盖,届时将成为一家完善的核药和核医学解决方案提供商。此举将大幅地提升东诚药业在核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并将极大地巩固公司在核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推荐阅读
科学史上许多革命性的突破与发明常常充满着神奇的偶然性,核磁共振(MRI)的发明就是有趣的一个例子。近十年来核医学领域因PET MRI不断装机应用于临床,为学科保持领先创造了奇迹。我们核医学界对PET的发明发展应用熟稔在心,但对于MRI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早期发展历史,了解甚少。
2021-06-14
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举行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专家李儒新发表了题为《高功率激光与高能粒子加速器融合前景广阔》的演讲,阐述了高功率激光和高能粒子加速器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近年来相互促进交叉研究发展的有关情况。
2021-06-02
29日,日本《朝日新闻》发布了对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的专访内容。该专访围绕美国国防和核武器话题展开,佩里在受访时表示,就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发生核战争或者核事故的可能性比冷战时期还要高。
2021-06-01
NEA总干事麦格伍德评论道:“如果核工业错过这场数字创新,那核能的未来将遭遇重大损失。”
2021-05-14
乌克兰国家核监管检查局委员会成员、核能问题专家奥莉加·科沙尔娜娅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决定堪称“野蛮”行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威胁人类健康。
2021-04-2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