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有这样一位喜欢“玩泥巴”的“土”博士——骆枫,每天看似是跟泥巴打交道,其实他做的是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升,核环保事业已成为保障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处理处置技术仍是国内的一项技术短板。一进入核动力院,骆枫就接手了这个棘手的任务,这一干就到了现在。
情驻山沟 与土为伴
谈到来核动力院的原因,骆枫用了“缘分”来形容,生活在成都的他因为去看望爷爷的缘故,几乎每周都会坐着公交车经过一环路核动力院的大门。彼时,身旁的父亲时常会对他提起,他年轻时是如何向往这里。似懂非懂,但从那时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这十个烫金大字就在他心里烙下了一枚清晰的印记。时光飞逝,从决定读博起,他就将核动力院作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博士毕业时,当他接到核动力院的入职通知,没有犹豫就选择了核动力院,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
带着一腔热血,骆枫来到了一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适应,也来不及欣赏这青山绿水。骆枫从所室领导那里接到了第一项任务——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面对国内相关研究匮乏,科室该专业方向较为薄弱,该课题与自己之前科研方向距离较大等困难,骆枫选择迎难而上,开始了系统的调研工作,半个月的时间,拿出了一份一万五千字的调研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也获得了领导认可。
一方面,随着业务逐渐熟练,工作任务开始呈指数型增长,大量的会议、报告着实让他疲于应付;另一方面,自己精心准备的土壤修复项目建议书接连在基金申报中受挫。“不是没有过犹豫和怀疑,只是既然选择了,就只顾风雨兼程,可以反思,但没时间舔伤口”。谈到这里,骆枫依然挂着微笑,眼神坚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迎难而上 破土摘星
“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相通的,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我那时候就是没有找到这一条通路。”骆枫说,因此他继续选择了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这一方向为突破口,通过多次的项目申报失利的经验总结,让他更为清晰地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才有可能说服那些资深专家相信他方案的可行性。
说干就干,在所室的大力支持下,折腾数月,一批数十万的仪器设备总算到货,一个简易实用的实验室顺利搭建。硬件是解决了,可接下来又面临团队的组建问题。因为研究方向较新,同期科室其他科研生产任务也很重,难以在一个预研项目投入太多人力资源,于是科室主任李振臣给他组建了一个“机动”团队,即安排了一个生产运行班组,在合理安排班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配合开展实验。
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骆枫把自己在校期间实验室长期训练的经验积累用到了此处。明确的实验计划,详细的操作规程,手把手并肩作战,面对面及时沟通,30余次土壤现场取样,400余个样品手动制备,三个月期间累计加班300余小时,在顺利推进放射性污染土壤科研进度的同时,也为科室“技术+技能”团队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模板。
对内深耘技术,对外强化交流。“核动力院这一国家级的平台为每一个渴望干事创业的年轻人都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和支持。”骆枫表示,正是在院所平台的支持下,他带着自己的前期成果和合作意向走出去,先后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深入交流和合作。在增长自身见识的同时,也使其在土壤修复技术方向的积累日益加深。2019年,再一次站在集团“青年英才”的大门前,这一次,伸出的手臂更加健壮,手臂的主人更加坚定,叩响大门的声音也更加响亮,“水到渠成,破土摘星”。
有了相对完整的工作体验,充满斗志的骆枫愈战愈勇,在核能开发工程子系统科研及设计、蒸汽重整联合研发等多项重点纵、横向任务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两年时间,踏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业绩,帮助他顺利通过了副研究员职称考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骆枫在四川大学读完了本硕博,成了一只“川”山甲,现在又在四川的大山里,与土为伴,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土”博士。“余惟愿,为家国,倾吾力”,如今,骆枫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为我国核环保事业扎扎实实地添一块砖,加一片瓦。从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项目开始,骆枫无疑已将他的“摘星之路”走得有声有色、风雨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