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实现工业钴源和医用钴源的国产,伽马刀医疗设备装备“中国芯”。秦山核电燃料操作处乏贮科作为钴源生产的重要“战队”,现有职工20人,平均年龄36岁,成为我国唯一的重水堆乏燃料操作团队和钴60水下操作团队,为助力健康中国贡献核工业人的力量。1月15日,该团队获得中核集团“奋进中核人”荣誉。
奋战在钴源生产的第一线
秦山核电将钴59制成的调节棒插入重水反应堆机组,经过一个换料周期的辐照,钴59就变成同位素钴60。钴60水下解体操作工作落在了燃料操作处乏贮科的肩上,作为钴60一线生产团队,爱岗敬业、规范操作,开展乏燃料干式贮存和生产钴同位素水下操作。
燃料操作处乏贮科成立之初,只有三人,吴伟作为科长抓管理,蒋军建作为技术骨干勤钻研,卓成金作为操作队长练行为。大家不畏艰难,认真钻研业务技能,积极开展装卸料机仪控设备技术创新和主导乏贮设备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提高设备可用性,树立创新典范。特别是钴同位素安全生产,减少钴源进口,制约了钴源国际定价权,承担了社会责任,创造了社会效益。
核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乏贮科成员心怀“核铸强国梦”,奋力踏上创新之路。团队首创乏燃料干式贮存生产模式,建立钴同位素生产模式体系,为后续商用堆生产钴同位素提供技术支持及医用钴同位素生产提供最宝贵的实践数据,同时为压水堆乏燃料干式贮存项目研制开发提供借鉴。自主研制钴同位素中心杆水下切割机,填补国内高放射性小型物件水下切割的空白。
全力以赴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核工业人发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经历长时间的磨砺,乏贮生产工作稳步推进。乏燃料运输屏蔽容器经过技术改进,重大故障率一直保持为“零”,乏燃料操作队人员技能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2012年获得了“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乏贮科从现场经验中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乏贮科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主研发出钴同位素生产应急工具五件套,保证了钴60生产的安全性;研发的钴同位素中心杆水下切割机,填补国内高放小型物件水下切割空白;研发的钴同位素运输容器冲洗装置,有效保证了人员安全。一项项技术攻关艰辛而曲折,他们在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用汗水和智慧保障安全生产。与此同时,采用“师父带徒”模式培训新成员,言传身教带徒弟,采用不同的人采用不同培训方式,使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拿手绝活,成为岗位技术能手。
乏贮科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建立乏燃料干式贮存生产模式及钴同位素生产模式体系《商用堆生产钴同位素体系建立与优化》,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方法、设备标准、管理流程,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一等奖,为我国后续开展同位素生产提供宝贵的管理经验。
核技术应用助力健康中国
针对医用钴-60供应短缺,医用钴-60放射源国产化迫在眉睫,2016年“医用钴-60放射源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被列为中核集团“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医用钴源所要求的比活度远高于工业钴源,制造的精度和难度更大。秦山核电领衔的研发团队不懈努力,两年内完成了国内首批医用钴靶件生产技术研发、安全分析、靶件制造、安全审评等一系列工作,国内首个医用钴靶件于2017年4月在秦三厂1号机组顺利入堆。”乏储科高级技师蒋军建说。
在堆芯辐照两年后,我国首批医用钴靶件顺利出堆,标志着我国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医用钴-60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秦山核电作为全国唯一的医用钴源生产地,年产能可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乏贮科持续改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刷新安全生产记录,创造了连续5年生产操作“零”人因的新纪录,并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核集团科学技术进步突出贡献二等奖、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突出贡献二等奖等省部级荣誉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26项、申报专利18项。在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2019年十大创新工程”评选中,“医用钴源生产技术研发项目”名列2019年度十大创新工程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秦山核电生产的钴源已在各地用于医用物资辐照灭菌。医用物资采取常规灭菌需要7至14天,而通过辐照灭菌则仅需1天,“国之光荣”在技术战“疫”中再次展现央企担当。秦山核电正在布局核技术应用产业,打造同位素生产基地。秦山核电燃料操作处乏贮科踏上助力健康中国的新征程。
种子植物的辐射可能是触发晚古生代冰期直接原因
原位测量量子液体中同位素杂质浓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