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超市选购食品,发现某些包装上印有“辐照食品”的绿色标签和中文说明,觉得很纳闷:辐照食品会不会是有辐射的食品?它和普通食物有什么不同?如果长期食用会不会影响健康?
医学指导/国家农业部辐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专家王锋、哈益明介绍到:
辐照其实是一种灭菌方式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利用电离照射,可以使食物产生化学、生物或物理效应,达到抑制发芽、杀虫灭菌、防腐保鲜等目的。用这种方式处理过的食品,就是“辐照食品”。
上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始应用这项技术。我国也在1997年公布了谷物豆类、新鲜水果蔬菜、干果果脯、脱水蔬菜、香辛料等6大类食品辐照的卫生标准。可是,很多消费者至今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看到“辐照”两字,就对食品的安全性存有疑虑。
其实,辐照处理是一种很好的杀菌方式,能让食品保存较长时间。与人们习惯的传统“灭菌”方法相比,辐照灭菌有哪些特色呢?
深层灭菌:辐照不仅可以杀死食品表面的病原菌,还可以杀死食物深层的致病菌,提高卫生质量,防止由于食品霉烂变质造成的损失,而且灭菌过程快速、均匀。
独特的“冷加工”:一些食物用传统的加热方法消毒,会失去原有的风味、芳香,而辐照处理后,几乎没有温度变化(变化幅度小于2℃)。
节约能源:与传统的冷藏和巴氏消毒相比,可以节约能源70%~90%。
方法简便:食品可以先经过包装或罐装密封后,再进行辐照杀菌处理,避免了包装时造成的二次污染。
营养成分流失少:有些人担心,食物经过“辐照”后,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经过科学分析证明,辐照食品所引起的营养成分的变化,远远小于加热蒸煮、煎炒等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食物营养素在体内的利用率,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比如,未经辐照的蛋白质利用率为85.9%,辐照后为87.2%;未经辐照的脂肪利用率为93.3%,辐照后为94.1%;未经辐照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为87.2%,辐照后为87.9%。可见,经过辐照处理,食物的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
一般地说,食物烹饪后会造成维生素流失。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经加热或辐照处理,存留的维生素基本相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脂溶性维生素,辐照后存留的维生素比加热后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辐照还是会对食品的风味、颜色等品质产生影响的。
辐照食品安全吗
世界卫生组织曾两次发表声明指出,遵循一定工艺剂量的辐照食品是安全的。辐照灭菌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没有化学残留。灭菌过程中,食品只是获得射线的能量,并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因此,不会出现人们害怕的“放射性残留”,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只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验合格的辐射食品,对健康不会造成危害,可以放心食用。
不过,应当注意膳食平衡,长期食用单一种类的辐照食品,同样存在健康风险。
怎样识别辐照食品
辐照处理食品主要用于抑制大蒜发芽,胡椒粉等香辛料和香葱、胡萝卜等脱水蔬菜的杀菌,谷物、豆类的杀虫,干果、果脯的灭虫防霉,消灭冷冻冷藏肉类、熟肉制品和水产品的病原菌,以及延长新鲜水果、蔬菜的贮藏货架期等。
由于辐照食物口味基本不会改变,感观上也与一般食品没什么两样,人们仅凭肉眼无法分清辐照食品与非辐照食品。因此,国家强制规定,经电离照射后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加贴标识及中文解释。人们在购物时可以关注包装上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