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针对核技术应用发展优势等内容,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加快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推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
核技术应用在战疫中派上大用场
“核技术用途这么广泛,能处理医疗废水吗?”“病菌能完全被杀死吗?”当然可以。
当前国内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主要包括:辐射化工、食品辐照、医疗用品和药品辐射灭菌消毒、核检测设备、农业核技术、辐射治理“三废”、放射性同位素制品和工业用电子辐射加速器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前段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医院诊疗室、化验室、病房和手术室等每天排放出大量污水。这些废水中含有致命细菌和病毒,必须及时处理。而传统的处理方式分两步走,首选去除悬浮物,然后用化学药剂消毒灭菌。疫情来了,医疗污水排放量突然倍增,传统方式就有点吃力了。
比起传统方式,电子束辐照技术利用高压电场加速的电子束对污水进行照射,通过辐射化学反应达到分解和消毒的目的,拥有速度快、无二次污染、消杀更彻底等优势。电子束辐照技术还长期应用于食品、海鲜等灭菌,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核工业隐藏技能得到充分发挥,辐照灭菌大大缩短了灭菌的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表示,医疗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灭菌消毒是打赢战疫的一个关键,按照传统灭菌消毒法,消毒时间需要7天-14天,而用核技术辐照灭菌法时间缩短为1天,整个灭菌效果、效率大为提升。
“此外,通过辐照方式对医用垃圾进行处理,不会产生废气废液,节能环保,非常安全。”罗琦说。
核技术应用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尚较低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利用辐照消毒灭菌技术,开展医疗卫生用品辐照消毒灭菌相关工作,为弥补医用防护物资短缺、确保一线人员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核技术应用在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具备巨大潜能和发展空间。
虽然我国核技术应用已有一定规模,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尚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0.4%左右(发达国家这一数值可达2%),一些先进设备和检查项目人均占有量仍然较低。
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医疗卫生领域的核技术应用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加快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
辐照灭菌在医疗卫生领域占比较小,辐照成本居高不下是造成现状的首要原因。据悉,一些辐照企业大多数的医疗器械灭菌产品都出口到国外。江苏省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辐照灭菌由于其所使用的剂量较小,成本相对来说较低。医疗器械考虑到穿透性和灭菌级别等因素,需要的剂量更大,相比于传统环氧乙烷灭菌,成本大概会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罗琦表示,拿这次战疫来说,在国外,超过40%的医疗用品采用辐照技术灭菌,而我们目前只有10%。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辐照技术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7日《关于疫情期间执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的通知》(以下简称《应急规范》)正式发布。这在疫情期间为采用辐射灭菌技术提供了指导。
此外,“目前,我们用于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来自于进口。其实,现在国内有基础、有技术,能够实现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来满足国内医疗方面的应用。”罗琦说。
核基础研究亟待加大投入
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核技术的应用也极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当代最尖端的癌症治疗手段——重离子、质子治疗技术,就是核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此次战疫过程中,辐照灭菌技术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保障。但我认为,核技术的推广应用空间还很大,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罗琦说。
罗琦表示,世界各有核国家一直很重视基础研究,但是基础研究在我国投入占比不够,应该进一步加大。我国现在核基础研究投入资金总量和美国等国家比,仅是其1/10左右,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核基础研究的投入。
他建议,推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核技术应用体系建设、核医学科建设和医保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记者从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获悉,目前,协会正在持续跟进《应急规范》实施的相关情况,对于在《应急规范》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将及时帮助解决,并反馈到相关行政部门,以使这一规范能够更好地执行落地。
罗琦建议,加大对核医学、放射治疗、核素诊疗、医学影像中心等核特色医疗领域的政策支持与投资力度。积极布局和规划各类放射源、加速器等的生产加工基地和核技术应用网络及其技术支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