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为古代东非牧民的饮食提供了证据,相关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
众所周知,畜牧业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各地草原居民的饮食和社会关系。几千年来,在广袤的东非草原上,放牧一直是人类主要的生活方式。研究人员在整个区域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大型、零碎的动物骨骼,证实了牛、羊和山羊对这些古人的重要性。
如今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如肯尼亚的马赛人和桑布鲁人,主要以奶制品(有时还有血液)为生,牛奶给他们提供了60%至90%的热量。因此,牛奶对这些牧民至关重要,干旱期牛奶短缺则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并导致肉类和骨髓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
然而,东非人民食用牛奶的时间有多长,牧民们是如何准备食物的,以及他们的饮食可能包括些什么,科学家们没有获得任何直接的证据。科学家能够确认的是,他们已经进化出C-14010乳糖耐受性等位基因,这与食用全脂牛奶或含乳糖奶制品密切相关。这表明,该地区人类对奶制品的依赖已有很长的历史。
为弄清他们的食谱,研究人员利用化学和同位素测定法检测了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四个遗址的古代陶器碎片,以识别和量化容器中发现的食物残渣。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碎片都曾用于烹煮反刍动物的肉、骨头、骨髓、脂肪以及一些植物,该结果与取样地点的动物骨骼完全一致。在整个时间跨度里,陶瓷碎片上保留牛奶残余的情况很少,这与现代游牧民族非常类似——他们用陶罐煮肉和骨头,用葫芦和木碗装牛奶。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项工作为东非畜牧食品的长期发展和以牛奶为中心的畜牧系统的演变提供了见解。
研究负责人、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学院的Julie Dunne博士说:“能够使用化学技术从陶罐中提取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食物,并确定早期东非牧民用陶罐煮了什么,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这项研究表明,现代牧民对肉类和奶制品的依赖在该地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