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至13日,在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的倡导下,“基于SHINE高能强流极化电子束的粒子物理核物理平台建设研讨会”在复旦江湾校区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聚焦于探讨利用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的电子束,建设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平台。会议邀请了全国相关领域20余位专家的参与。
GeV能区的高能电子束在探测原子核内部结构、强子内部结构以及暗物质粒子性质等基础科学前沿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SHINE作为我国新一代大科学装置的标志性工程,计划于2027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其核心加速器能提供能量达8GeV的高品质电子束,束流品质参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会议在4月13日上午开幕。马余刚院士代表主办方复旦大学致欢迎辞,他指出,如何充分挖掘SHINE在能量、亮度、极化、时间分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打造粒子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平台意义重大,对我国的这些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引领作用。
此次研讨会为国内此领域专家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会上复旦大学符长波教授对平台建设作了设想与展望。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刘波、范功涛以及复旦大学何万兵等研究员介绍了 SHINE 的建设进展,还分享了激光康普顿光源、束流测试平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进展。上海交通大学李数、Kim Siang Khaw教授就基于SHINE的暗物质探测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雷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昕、田野、华中师范大学梁启铭、复旦大学王曦阳等就探测器建设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沈百飞教授展示了正电束相关研究成果,山东大学李夏卿教授讨论了极化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设想。中国科学院大学吴佳俊教授就基于SHINE的强子物理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在会议的讨论环节,各位参会人员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基于SHINE电子束的实验平台建设相关问题。SHINE项目建设负责人之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邓海啸研究员,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LEGS)线站负责人王宏伟研究员等也出席了会议,在会议讨论中给予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主办,组织委员会成员包括马余刚、符长波、郑阳恒、范功涛、李数、赵宇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