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新进展!原子能院提出液体元素高灵敏检测新方法

2025-04-18 11:26     来源:原子能院     液体元素 原子能院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光谱研究团队提出“毛细效应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CE-LIBS)”方法,大幅提升了液体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在液体元素实时、高灵敏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Talanta》,影响因子5.6,论文第一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王远航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高智星研究员和王钊研究员。
 

毛细效应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理示意图

在核能发电过程中,为确保压水堆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一回路冷却剂中的锂和锌元素进行实时、高灵敏监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以其快速实时的独特优势,在一回路冷却剂元素监测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然而当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直接检测液体时,等离子体快速淬灭会降低其检测灵敏度。同时,传统的液固转换方法又因“咖啡环”效应,即液体蒸发时溶质在液滴边缘富集形成环状沉积的现象,导致溶质分布不均匀,降低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的稳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原子能院激光光谱研究团队提出毛细效应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新方法。该方法以多孔泡沫钛作为富集基底,将泡沫钛浸泡在溶液中,利用毛细力自驱动作用,使溶质随溶液沿微孔向上迁移并在基底表面富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泡沫钛基底进行溶质富集后,溶质在基底表面均匀分布,“咖啡环”效应得到有效抑制。与传统滤纸基底相比,采用泡沫钛基底富集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演化稳定性显著提升,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同步提高,等离子体辐射光谱强度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该方法无需对基底进行额外处理,检测过程简单、快速,同步提升了液体元素LIBS检测灵敏度和信号稳定性,对锂和锌元素的检出限满足一回路冷却剂监测需求。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演化特性分析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财政部稳定支持、原子能院青年英才培育基金、核物理研究所所长基金等项目资助。



推荐阅读

原子能院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中子共振截面建模计算

近日,原子能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采用耦合深度相移神经网络(CPSDNN)方法开展中子共振截面建模计算,实现中子共振能区与快中子能区裂变截面的自洽计算,为面向未来的中子共振数据评价提供新思路。该方法丰富了机器学习在核物理中的应用,对于核数据评价建库有重要意义。 研究成果发表在核物理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文章第一作者为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邢康,通讯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研究... 2025-04-11

原子能院与葫芦岛市签订共建放药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协议

放射性药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月29日,在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的见证下,原子能院与葫芦岛市签订共建放射性药物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放射性药品发展规划和指导原则等政策,深化促进院地合作,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国放射性药物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推动放射性药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原子能院党委书记赵皓、总工程师李鹏辉,葫... 2025-04-02

核安全中心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工作交流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一行到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开展调研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原子能院介绍了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近期开展的安全治理能力提升工作、研究堆审评工作取得的成效及2025年拟重点推进工作。核安全中心介绍了与原子能院的审评、科研合作以及框架合作方面的相关内容。双方围绕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堆和快堆审评、三废设施相关许可、加速器质谱测量技术研究、难测核素监测... 2025-03-25

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刘建平调研中国原子能

2月13日,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莅临中国原子能调研指导工作。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主任杨朝东陪同调研。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原子能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小刚主持会议,副总经理(主持经理班子工作)朱庆春全面汇报了公司有关情况。刘建平对中国原子能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中国原子能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板块,在技术、产业、人才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在后续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全面贯彻... 2025-02-17

原子能院2025年度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丨原子能院2025年度工作报告 2025-01-23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