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2025-04-11 09:17     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谱仪 北京谱仪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超子Ω-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

1964年,盖尔曼(M. Gell-Mann)和茨威格(G. Zweig)提出夸克模型,用于强子(指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束缚体系)分类,盖尔曼因此获得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夸克模型,重子属于强子的一种,含有三个夸克。类似于原子体系在库仑势中呈现的能级激发,重子在强相互作用下同样展现出复杂的能谱,表现为重子激发态。然而,夸克模型预测的重子激发态的数量远多于实验上观测到的数量,这便是重子谱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丢失”的重子激发态。因此,寻找和研究重子激发态有助于我们解决重子“丢失”之谜,完善用于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与其他轻重子谱相比,我们对由三个奇异夸克组成的Ω-超子谱的了解更是非常有限,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寻找更多的Ω-超子激发态。

2018年,Belle合作组在实验上观测到一个新粒子的实验证据,Ω(2012)-。一些理论家根据夸克模型的计算认为Ω(2012)-可能是重子Ω-的第一轨道激发态的候选者。然而,还有一些理论家认为Ω(2012)-具有强子分子态的奇特结构。截至目前,Ω(2012)-的性质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BESIII实验在高能量区域采集的大量数据样本,通过开发出的新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上证实了Ω(2012)-存在的证据(信号显著性为3.5标准偏差),同时,BESIII合作组首次发现了一个新的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信号显著性达到了4.1 标准偏差,如图1所示,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Ω(2109)-。测量到的质量和宽度分别为:

BESIII实验关于Ω(2109)-和Ω(2012)-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重子激发态“丢失”之谜和揭示Ω(2012)-的内部结构。这两个粒子的质量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的预言结果高度吻合——该计算预言Ω-超子的两个量子数为JP=1/2-和JP=3/2-的激发态的质量分别约为2.0GeV/c2和2.1GeV/c2。

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海波研究员、复旦大学罗涛青年研究员和兰州大学肖栋青年研究员等合作组成员为这一发现做出了主要贡献,北京谱仪III探测器维护和离线软件团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加速器运行维护团队为数据采集和处理提供了基础支持。

BESIII合作组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基金委和科学院的支持。 

图1:数据中信号区域(a)和边带区域(b)对应的反冲质量谱的联合拟合



推荐阅读

北京谱仪III实验通过粲重子衰变研究奇特轻强子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冒亚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团队合作,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 2025-01-25

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在粲重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团队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与合作者基于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采集的正负电子对撞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以超过10倍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度首次观测到粲重子Λc+衰变为中子、正电子与电子中微子的半轻衰变过程 2025-01-20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发表关于粲介子半轻衰变的最新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和湖南大学的张书磊副教授,中科院高能所的董燎原研究员合作,在粲介子半轻衰变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5-01-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原初引力波望远镜智能数据传输与运行监控系统”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4年5月8日下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原初引力波望远镜智能数据传输与运行监控系统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引力波探测专项办公室专项主管张月、引力波探测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张新民研究员、项目责任专家史生才院士、吴学兵教授以及项目专家组组长钱德沛院士等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现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中国... 2024-05-13

北京谱仪实验首次测定X(2370)粒子自旋宇称量子数 — 支持其赝标量胶球理论解释

近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III实验首次测量了X(2370)粒子的自旋宇称量子数,结果为0-+。这一实验结果支持X(2370)粒子是理论上预言的最轻赝标量胶球的解释。论文于2024年5月2日以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的方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32,181901 (2024))。在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胶子是传播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根据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规范理论特性,胶子间可以存在... 2024-05-13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